不觉离家月再圆,船头插柳记流年。
短衣乌帽四千里,落花游丝三月天。
梦里松楸隔吴越,眼前行李到幽燕。
流光倏忽不相惜,几时归种山阴田。

《清明日》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不觉离家月再圆
    注释:不知不觉中,离别家乡已经过了一个月。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故乡的怀念。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离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诗人不禁感慨万分。

  2. 船头插柳记流年
    注释:在船头的柳树枝上插上柳枝,以此纪念过去的流年。
    赏析:诗人通过插柳的行为,寄托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插柳也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一种习俗。

  3. 短衣乌帽四千里
    注释:身着短衣,头戴乌帽,已经走过了四千里。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短衣和乌帽可能代表了诗人的身份或地位,而四千里则强调了旅途的遥远。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的无奈和辛酸。

  4. 落花游丝三月天
    注释:春天里,落花飘落,游丝飞舞。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落花和游丝都是春天的象征,而它们在三月的天气中显得更加凄美动人。

  5. 梦里松楸隔吴越
    注释:梦中回到故乡,但只能隔着吴越相见。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虽然在现实中无法相见,但在梦中却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6. 眼前行李到幽燕
    注释:眼前的行囊已经到达了幽燕地区。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结束的期待。幽燕地区在今天的北京附近,诗人通过到达这个地方,意味着旅程即将结束。

  7. 流光倏忽不相惜
    注释:光阴匆匆,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宝贵,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8. 几时归种山阴田
    注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的山阴田里耕种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渴望回到故乡的田园生活,体验那份宁静和安逸。这里的“山阴田”可能指的是故乡的土地,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思念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