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注释】 雄藩:指雄藩州,即今广西的南宁。罗岭:山名,在南宁市东北。建宫墙:建造宫殿。 首善:指京师。同文:指京城与外地相同。殊方:指京城以外的地区。会极:指京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阙(quē) 林:指皇宫周围的树林。 台斗:指朝廷。焕文光:指朝廷的文化繁荣昌盛。引步:指漫步。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庭槐:指庭院里的槐树。黄:指槐树变黄。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作
【注释】 小金山:在苏州西南,相传是晋代僧人慧地(苏东坡曾称其为“白牛山”)所建。妙高台:即佛图澄登高望远的绝顶。 【译文】 爱惜自己驰骋奔驰之地,遨游今独得闲适。 不因筵席祖道,已破利名关。 适意鸢鱼外,忘形天地间。 德云苏老逝,休更问回环。 【赏析】 《过小金山登妙高台》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词。词人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描绘小金山上登临妙高台所见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超脱世俗
【注释】 南台寺:在今四川彭县。兜率天:佛教语,指天上的兜率天宫。肩舆:轿子。南轩:南面轩窗。遗句:指前人留下的诗句。北斗暮云开:北斗星傍晚时出现在天空中。百级阶:指登高的路。千峰岭:山峰众多,地势险峻。天霁:天气晴朗。约:希望。重来:再来。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游历成都南台寺时的即景之作。 首联写诗人游览南台寺,由石径缘上兜率天宫,乘肩舆在台上歇息的情景。“南台”,指位于成都的南台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和云洞即事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舞雩多夙伴,半月共云林”。这里,“舞雩”指的是古人在田野中设置的风向标,用于引导风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利用阳光和水汽。而“多夙伴”则表示这些风向标是与作者相伴多年的伴侣。这里的“半月共云林”则是说月亮挂在天空中的形态,就像是云林的一部分,与云林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夜景。 我们看到第二句“远眺天空眼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句: - 震泽波翻定,层轩敞户楹。 - 春来先着暖,日出早生明。 - 地胜人同杰,孙贤祖有声。 - 千年遗泽在,新沐振朝缨。 译文: - 震泽的水波翻滚着,楼阁敞开了门窗。 - 春天到来时,阳光最先照到大地。 - 这里的地利人和都杰出,祖先留下的名声远扬。 - 千年的恩泽流传下来,新沐浴后焕发光彩。 注释: - 震泽: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南部。 - 掀
诗句“端阳后二日”出自《龙斗江中息,渔歌泽上苏。盘堆仍角黍,杯沥带菖蒲。月向将弦上,风从隔竹呼。”,全诗如下: 龙斗江中息,渔歌泽上苏。 盘堆仍角黍,杯沥带菖蒲。 月向将弦上,风从隔竹呼。 池亭欣避暑,谁复吊湘无。 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龙斗江中息:这句话描绘了端午过后的江水平静的景象,龙舟比赛结束后,江面上恢复了宁静。 2. 渔歌泽上苏
【注释】 ①汉川:古称,汉水入江处。镇:指镇守此地的官吏或长官。 ②“郧阳”句:郧阳郡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东北,这里泛指汉水流域地区。月到船:指月光照耀在船上。 ③棹歌(zhào gē):船桨摇动的声音。聊:姑且;略。 ④绮阁:富丽堂皇的建筑。银烛:用银饰的蜡烛。琼楼:美玉筑成的楼台。沸:形容乐器声音大而响。玉弦:琴上的弦。 ⑤五羊:广州的别称,因广州有五仙羊传说而得名。东望:向东南远望。凄凉:寂寞
诗句释义 1. 城隅真隐地,扫迹远逃名。 - 城隅: 指的是城市的边缘或角落,常被认为远离尘嚣的地方。 - 真隐地: 指真正隐秘的、不为人知的地方。 - 扫迹: 形容彻底地消失踪迹。 - 远逃名: 逃避世俗的名声和地位。 2. 坐到嚣尘寂,忽闻莺鸟鸣。 - 坐到: 形容长时间坐在这里,沉浸在某种状态中。 - 嚣尘: 喧嚣的尘埃,比喻世间的纷扰和杂事。 - 忽闻: 突然听到
诗句解析: 1. “白泉诗为戴知事” - 这句话表明这是一位名叫戴的官员的题字或赞美诗。"白泉"可能指的是山中清澈的泉水,"诗为戴知事"表明这首诗是献给戴知事的。 2. “瑶池分玉液,流出绩溪东。” - 这里的“瑶池”通常是指神话中的仙池,而“玉液”则形容水质清澈如玉,“流出绩溪东”则指出泉水是从绩溪(地名)流出。 3. “月漱晶光满,山涵镜彩融。” - 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
诗句释义 - 四峰雷送雨:指四周的山峰仿佛在打雷,把雨水送到了这里。 - 短袷怯春寒:指的是穿着短衣感到春天的冷风。 - 遣兴偏宜酒:表示用喝酒来排遣心中的愁绪。 - 凭虚共倚栏:意思是凭栏而坐,欣赏风景。 - 泉声和涧底:泉水声音在山涧中回荡。 - 树色隐云端:树木的颜色在云层之上。 - 喜得看山伴:高兴地与山相伴,享受山林之美。 译文 面对雷雨中的山峰,我不禁想起古人所说的"四时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