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多夙伴,半月共云林。
远眺天空眼,长吟月在襟。
百年真此乐,千里祇同心。
不有知音者,谁为浪鼓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和云洞即事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舞雩多夙伴,半月共云林”。这里,“舞雩”指的是古人在田野中设置的风向标,用于引导风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利用阳光和水汽。而“多夙伴”则表示这些风向标是与作者相伴多年的伴侣。这里的“半月共云林”则是说月亮挂在天空中的形态,就像是云林的一部分,与云林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夜景。

我们看到第二句“远眺天空眼,长吟月在襟”。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而在这一刻,他仿佛听到了月亮在衣襟之间低吟浅唱,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三句“百年真此乐,千里祇同心”。这句诗的意思是,这样的快乐可能只有一百年才能体会得到,而千里之外的人也愿意与他同心同德。这里的“真此乐”是指作者真正体验到的乐趣,而“祇同心”则表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快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我们看到第四句“不有知音者,谁为浪鼓琴”。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知音的话,那就像是一个只会弹奏琴却无法表达情感的人一样,是多么的无聊和无用。这里的“浪鼓琴”比喻了那些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人,只是机械地弹奏着琴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求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