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秋
忆秦娥 云叶舞。寒林浅淡围烟雨。围烟雨。三三两两,雁投沙渚。 征帆暂落知何所。短篷静听舟人语。舟人语。夜寒如许,客能眠否。 注释: - 云叶舞:形容云朵像树叶一样随风飘动。 - 寒林浅淡围烟雨:描述寒冷的树林和淡淡的雾气环绕着烟雾。 - 三三两两:表示成对或成组地出现。 - 雁投沙渚:大雁在沙地上筑巢休息。 - 征帆暂落知何所:征行的船帆暂时停泊下来,不知道要停靠在哪里。 - 短篷静听舟人语
注释: 六幕冻云凝聚,是谁剪下玉花化作飞雪。寒气侵入竹窗茅舍,只听见琴弦声戛然而绝。任凭他拂去我脸上的寒霜,去寻找梅花。梅花的香气随着时节飘来。晚上归家天色已晚,只见墙头斜照的日光横穿。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李清宇在大雪中相遇而作的,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深厚友谊的赞美。全词意境高远,风格清奇,写景状物生动传神。 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万木凋零的景象。“六幕”指天空中的大片云层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迟日江山好,老去倦遨游。 译文: 阳光明媚的山水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年老体衰,我厌倦了四处游玩。 注释: 迟日(zīrì):即“迟曦”,指落日。 江山好:美好的自然景观。 老去倦遨游:年纪大了,厌倦外出游玩。 自恨无地可销忧:自怜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绮窗朱户:精美的窗户和红色的门户。 桃扇避风流:用桃木扇子遮挡风流的吹拂。 未暇泛沧海
风流子 词牌名:风流子 体裁:词 作者:苏轼 注释: 1. 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檐。 2. 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远是忆旧青毡。问素娥早晚,光射江干。待醉披鹤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兴空还。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 赏析: 此词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中秋时所作
吊古城头去。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巫觋去、久无箫鼓。霸业荒凉遗堞坠,但苍崖、日阅征帆渡。兴与废,几今古。 注释:在秋季的晴天里,霜气和阳光使树木凋零,通往江中的小岛的道路已经开通。想要探询那曾经拥有紫红色胡须的人,如何划分天下霸业,只剩下一片荒废的祠堂和缭绕的烟雾树影。巫师和神婆们早已消失不见,不再吹奏箫声鼓乐。那些曾经雄霸天下的人,现在只剩下了残破的城墙
【注释】 吹花:指吹花落水,为女子梳头。桃叶:指东晋女子名桃叶。桃叶江:指吴江。碧锦障泥:指古代妇女的化妆用具。 【赏析】 此词写一位闺中少妇在春天里思念远人的情状和心情。上片写她春思的由来。下片写她春思的原因、结果。全词以“吹花”、“桃叶”等字起兴,写春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开头两句,写主人公在暮雨之中来到江头,寻找吹花的地方。“何处”,既表明了地点之远,也暗示着其人的心情之苦
念奴娇·荷叶浦雪中作 作者:周紫芝 扁舟东下,正岁华将晚,江湖清绝。万点寒鸦高下舞,凝住一天云叶。映筱渔村,衡茅酒舍,淅沥鸣飞雪。壮怀兴感,悔将钗凤轻别。 遥望杰阁层楼,明眸秾艳,许把同心结。东畎西倾浑未定,终恐前盟虚设。爇兽炉温,分霞酒满,此夕欢应狎。多情言语,又还知共谁说。 译文及注释 1. 扁舟东下,正是岁末天寒,江湖水色清澈而冷清。 2. 无数只寒鸦在湖面低飞,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青玉案·寄梅”、“青玉案·杏花村”。 送人赴黄冈令,送别朋友前往黄州做地方长官。 雪堂不远临皋路:雪堂离这里不远,就是黄州(今湖北黄冈)。临皋,地名,在今湖北安陆。 怅仙伯,指仙人王子乔。《列子·周 篇》:“王子乔者,古之真人也。自齐威王、魏惠王时,皆有求于智氏昆弟;或得其珠玉,或得其骏马,或得其白狐之裘……子乔曰:‘世有柏舟,不假容沐,比之我德无亏,犹五石瓮
【注释】 阴檐雪在:屋檐下,积雪还在。 廉纤:小雨细密的样子。㬠:形容小雨飘洒的样子。 莫上危楼:不要去登上高楼。 楼迥空低雁更愁:高耸的楼阁在雨中显得更加孤寂,空中飘着的细雨使得大雁也更加忧伤。 一杯浊酒:指一杯酒,浊酒指浑浊不清的酒。 万事世间无不有: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的。 待早归田:等天黑了再回去。 欲买田无使鬼钱:想买田地却没有钱财。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隐居期间
南歌子·寿广文 《全宋词》作《寿阳曲·寿广文》。 鹊起惊红雨,潮生涨碧澜。水晶城馆月方圆。谁唤骑鲸仙伯、下三山。 笔势翔鸾媚,词锋射斗寒。向来文价重贤关。便合批风支月、紫薇间。 注释: 1. 鹊起惊红雨:鹊起,指喜鹊飞起。惊,惊动。红雨,指红色的雨点,形容喜鹊飞舞时,如同红色的雨点纷纷落下,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2. 潮生涨碧澜:潮生,指海水上涨。涨,涨满。碧澜,指碧绿的波浪。这里的“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