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檐。
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远是忆旧青毡。问素娥早晚,光射江干。待醉披鹤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兴空还。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

风流子

词牌名:风流子

体裁:词

作者:苏轼

注释:

  1. 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渐声入钓蓑,色侵书幌,似花如絮,结阵成团。倦游客,一番诗思苦,无算酒肠宽。黄竹调悲,绮衾人马,岂堪梅蕊,索笑巡檐。
  2. 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远是忆旧青毡。问素娥早晚,光射江干。待醉披鹤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兴空还。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

赏析:
此词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中秋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个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风流子”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词以咏中秋的佳人为主,上片写中秋之夜,月下美人的寂寞。下片写游子思念家乡,饮酒赏月。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上片:“同云垂六幕,啼乌静、风御玉妃寒。”描述了中秋节的景象。云层低垂,遮住了月亮,月光洒在地上,如同水银般闪烁。乌鸦停止了鸣叫,风也变得寒冷。这里的“玉妃”可能指的是嫦娥,因为她在月宫中。整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

下片:“一杯知谁劝,空搔首、远是忆旧青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迷茫。他独自一人饮酒,不知道是谁给他倒酒。他抬头四望,只见远处有一片青草地,那是他的故乡。这里使用了“青毡”一词,可能是在形容故乡的景色。整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问素娥早晚,光射江干。”询问月亮何时出现。这里的“素娥”指的就是月亮。整句表达了词人对月亮的期待。

最后三句:“待醉披鹤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兴空还。只恐橹声咿轧,栖鸟难安。”表达了词人的畅快心情。他想要醉酒之后披上鹤氅,高声吟诵冰柱,甚至去剡溪游玩。但是担心船夫的橹声会打扰到鸟儿的安宁。整句表现了词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