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庆
以下是对《菩萨蛮·故园杨柳曾相忆》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词释义: - 故园杨柳曾相忆:回忆起故乡的杨柳,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而今扶病看秋色:现在身体不适,只能望着秋天的景色。 - 残照正当楼:夕阳斜照在楼台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西风十二洲:西边吹来的阵阵秋风,吹过了十个洲。 - 一双金雁远:一双飞翔的金雁远离了我。 - 莫问愁深浅:不要问我的忧愁有多深。 -
【注释】: 金粉地:指南宋京都临安的繁华之地。 恼煞游丝:惹得游丝不高兴。恼,恼恨。 芳菲意:指花的芬芳之意。 莺语:黄莺鸣叫声,这里借指春天的消息。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故国江南的怀恋之作。前四句是说,梦断在南宋京都临安的繁华之地,惹得游丝不高兴,枉自把枕函中的泪珠流干;自己当时谁人能懂得这花的芬芳之意呢?后四句写春天的消息来去匆匆,明年春归,消息何由传递?花儿开落本来很自然
忆旧游 · 西湖归来,寄昭、煦二姊 记一杯换日,双桨凌波,细语花前。最是清游好,看乾坤醉倒,坐对山川。 注释:记得那一天,我用一杯美酒来换时间,乘着双桨的船儿在波上划行,在花儿前轻声细语交谈。这是多么美好的游玩啊,看着天地间仿佛都在醉酒中,我坐在山水之间。 日日白苏堤下,不费买花钱。叹倦旅归来,高楼夜静,犹梦湖边。 注释:每天我都会去白苏堤下游玩,那里不需要花费什么金钱。然而我厌倦了这种旅行
鹧鸪天 糁径杨花逐马蹄。夜来风雨总凄迷。东皇此去无消息,南国而今易别离。 凭望眼,托灵犀。最怜何事在眉低。知情芳事匆匆遇,怕听青山杜宇啼。 注释: - 糁径杨花: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 - 东皇:指司春之神东君(春神) - 凭望眼:依靠着远望的眼睛 - 灵犀:传说中犀牛角有感应灵异之气,所以以“灵犀”代指心灵相通 - 最怜:最喜欢 - 情芳事:指美好的爱情或事物 - 青山杜宇啼:山中的杜宇鸟叫声
《菩萨蛮·玉楼昨夜箫声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写客中之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片抒发思乡之苦。 诗句: 1. 玉楼昨夜箫声歇(玉楼:指高耸入云的高楼) 2. 客中又到清秋节(客中:客居他乡) 3. 睡起立多时(睡醒后久久地站着) 4. 六街灯火迟(六街:泛指京城里的大街) 5. 凭栏休远眺(凭栏:靠在栏杆上) 6. 月是他乡好(月光是异乡的好景色) 7. 凉意入高斋(凉意
新拓文窗六扇纱。海红帘底夕阳斜。笑桃一树恰开花。 酒醉奈吹今夜雨,春归独听去年笳。闲情消得祗些些。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渔父乐”、“秋蕊香”、“百字令”等。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六十字,上片七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②文窗:指雕饰着花纹的窗子。 ③海红:红色珊瑚珠。 ④箫:一种管乐器,长八尺余,有三十六孔。 ⑤笳:亦称胡笳,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长管乐器。
【注释】 台城:指南京的古城,又称石头城。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留得一层墙:留下一片废墟。 素娥:即月宫仙女嫦娥。 景阳钟:古代宫廷中用来报时的铜制乐器,因在宫殿北门景阳楼上,故名。 一杵(chǔ)风:指击鼓声。 【赏析】 这首词写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作者借怀古之笔,抒亡国之痛。上片起首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留得”两句,描写台城残破景象,以“湖烟碧”
鹧鸪天 浅淡山容斗晚妆。客中闲过好时光。 浓香翠软斜阳老,汉怨唐愁古泪荒。 频记取,漫思量。东君回首莫相忘。山川好处都消歇,那有闲情到谢堂。 注释: 1. 浅淡山容斗晚妆。客中闲过好时光:指诗人远行途中,看到山景美丽而心情愉快,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时光。 2. 浓香翠软斜阳老,汉怨唐愁古泪荒:描绘出夕阳西下,山色如画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怀和感慨,汉唐时期的英雄豪杰们的遗憾与哀愁。 3
水龙吟·题荻秋访旧图作者:高攀龙 望中烟水萧萧,画图写出苍茫意。荒墩断岸,孤天云树,风前掩曳。荻渚洲横,蟹村屋小,高人曾寄。叹西风故国,殷勤洄溯,扁舟去,何人会。 莫问泬寥秋气。想东林、昔贤胜地。名流三五,缥湘满架,兰襟清泚。鸥鹭盟心,烟波息影,古怀同契。羡剡溪逸兴,飘然来去,话沧浪味。 注释: 水龙吟·题荻秋访旧图 萧索的秋天,望着茫茫的烟波,仿佛看到了画中所表现的那种意境。在一片荒凉的地方
【译文】 西郊的春风拂动着垂柳,一行行渐渐多了芬芳气息。燕子飞过人家,斜阳下小巷陌上都是好花深处。低首徘徊,无言凝立。看杏花嫩绿桃红,乱飞的花瓣如雨。容易逝去的时光,杜鹃啼叫唯恐恨怨春暮。 望中一片黛色,翠微山峦遥指,似美人蛾眉妩媚。曲径通幽处,虚堂习静处,我时常忘却归去。凝情访古,便回首前朝,亭台依旧如故。坐于傍晚松林中,晚寒添几许。 【赏析】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烟波钓徒”、“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