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绿西郊柳,行行渐多芳绪。燕子人家,斜阳巷陌,都在好花深处。低徊不语。看杏嫩桃娇,乱飞红雨。容易流光,鹃啼只恐怨春暮。
望中一片黛色,翠微遥指点,似斗眉妩。曲径通幽,虚堂习静,蜡屐时忘归去。凝情访古。便回首前朝,亭台如故。坐暝松林,晚寒添几许。

【译文】

西郊的春风拂动着垂柳,一行行渐渐多了芬芳气息。燕子飞过人家,斜阳下小巷陌上都是好花深处。低首徘徊,无言凝立。看杏花嫩绿桃红,乱飞的花瓣如雨。容易逝去的时光,杜鹃啼叫唯恐恨怨春暮。

望中一片黛色,翠微山峦遥指,似美人蛾眉妩媚。曲径通幽处,虚堂习静处,我时常忘却归去。凝情访古,便回首前朝,亭台依旧如故。坐于傍晚松林中,晚寒添几许。

【赏析】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烟波钓徒”、“一斛珠”。前后段各四仄韵,共八句,五十六字。《齐天乐·春日出西直门访钓鱼台》,此为咏景之作,描写了诗人在春天出西直门探访钓鱼台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全词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由远及近,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开头三句写西风劲吹,吹绿了西郊的杨柳。接着写燕子归来,斜阳照在巷陌上,都在好花深处,写出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燕子归来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而斜阳照在巷陌上,则说明时间已经不早了,这就引出了下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低徊不语。看杏嫩桃娇,乱飞红雨。”这三句是对上文景物的具体描绘。低徊不语是诗人内心的感受,杏嫩桃娇和乱飞的红雨则是眼前的景物,二者相映成趣。这一句中,“杏嫩”与“桃花”相对,写出了初春的景色;“乱飞”与“红雨”相对,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容易流光,鹃啼只恐怨春暮。”这三句是对上面景物进一步的描绘。流光易逝,春光易老,只有杜鹃鸟才懂得惜春,因为它知道春天即将结束。这里用反说的形式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几句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写和渲染。望中一片黛色,翠微山峦遥指,似美人蛾眉妩媚。曲径通幽处,虚堂习静处,我时常忘却归去。凝情访古,便回首前朝,亭台依旧如故。坐于傍晚松林中,晚寒添几许。

这些句子都表现了诗人对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其中,望中一片黛色、翠微山峦遥指、曲径通幽处等词语都很形象,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美丽的景色。而凝情访古、依旧如故这些词语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整首词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傍晚时分坐在松林之中,感到晚寒增添了几许。这里的“晚寒”是指天气寒冷,而“几许”则表示诗人的心情有些凄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历史遗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景物,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运用了反说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