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
龙山会•水堂与傅君剑话旧 客燕飞归讶。去住随尘,听雨江楼罢。倚天长剑在,明镜里、添了霜丝盈把。前路隔微波,继高咏、湘灵和寡。照深杯、金台暮色,断霞如赭。还惜大好园林,醉舞酣歌,付五陵裘马。小梅妆未竟,香梦浅、谁乞春阴先借。凄戾笛中音,送寒昼、流澌碎泻。泪漫洒。待月上、柳梢眉样画。 译文: 燕子归巢时惊讶地发现,我离去或归来都随尘土而动,听着雨声从江楼上飘落,然后倚着天边长剑
飒沓梧宫叶,舞遍西风,又送人归也。 飒沓:形容梧桐叶随风飘动的声音。舞遍西风:指梧桐叶在西风中摇曳。又送人归:表示又有一位朋友离开了。 稻粱吴地俭,天外雁、拣尽寒汀空下。 吴地:泛指吴地的稻粱。拣尽寒汀空下:意思是天上的大雁飞得远远的,在寒冷的水边空下来。 谁识故将军,只亭尉、偏工醉骂。 谁认识过去的将军,只知道亭尉,专门喜欢醉酒骂人。 王和霸。 王和霸:指战国时代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龙山会,指九日重阳节。味云寓斋,诗人的住所。 五度过重九,五次重阳节。海曲,泛指江南地区。风光,景色。断送,衰败。成衰朽,衰老。 登高无培塿(wěi),意谓登高远望却不见高山。培塿,培土为台。 小楼外、危绿萧疏槐柳,指居处的周围环境。危绿,高耸的绿色植被。萧疏,稀疏。 不日奈层阴,及未雨、来中君酒,即“不霁何虹”,意思是说即使天气晴好,彩虹也会出现。中君,指朝廷或君王之意。 却牵情,名园咫尺
诗句解释: 屧步穿林罅,路转幽深,翠影千岩亚。石床和梦冷,携手处、飞鸟窥人迟下。 注释:屧步,步行;穿林罅,穿过树林的缝隙;路转幽深,路转得很深,很幽暗;翠影千岩亚,绿色的树影覆盖了千座山峰。石床和梦冷,石头上的床冷清;携手处、飞鸟窥人迟下,牵手的地方,飞鸟都偷偷窥视我们;丛桂著新花,新的桂花开满了枝头;胜红紫、春容淡冶,比红色的和紫色的更鲜艳,春天的容貌更清淡艳丽;畅清吟、流泉互答
【注释】 龙山:今南京紫金山。中顶:山顶,又称鸡笼山、覆舟山。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燕市:京城的集市。集:集会。 苍:深绿貌。染双林:染指山林。媚我题诗江笔:引江水为墨,以笔沾水书写,意谓以水作墨。江笔:即江水。 佐酒有黄花:黄花即菊花,可入药,也可食用。佐酒:供酒用。又兼是天青云碧:天青云碧:天色如青云般明澈碧丽。 任吾侪:任凭我们这帮人。狂歌痛饮:放声高歌痛饮,形容畅快淋漓。帝城
【注】光福里:即今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唐代诗人王建有《送光福寺上人》诗;“双清”指双清寺。塔影:指寺庙的塔影。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南,因山中有虎丘而得名。桥上月:指虎丘山上的云岩寺。 赏析 此词写重阳节游虎丘。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此行的目的,并表明与友人相约同行;“塔影窥林罅”“画舻霜花亚”,写虎丘山景之幽雅,暗寓作者的赏心悦目之情;“虎山桥上月,移梦近、还过云泉亭下”,“虎山桥”
【解析】 本词的上片,写景叙事。首句点明“九日”雨中。次句写秋光满郭、卐字苔痕,为雨霁后的所见,与下句闭门温宿酒呼应。第三句写诗人以冷酒浇愁,与第四句天铸古今愁形成鲜明对照。“战场花”三句,用“香”、“泪”、“凉珠”来比喻“彭泽”,暗指作者在战场上的悲惨遭遇,与“天铸古今愁”相照应。 下片,抒情议论。前两句,写梦云燕山,思乡怀归。五噫人到否,即何时能到家乡?经年里,身世漫漫长夜
【注释】 ①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南。 ②己巳:宋孝宗淳熙九年(1186年)。重九: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云在山房:诗人的居处名。 ④登高好:登高是古人的传统习俗,这里借指佳节良辰。 ⑤岁岁:一年又一年。 ⑥异客异乡:身在他乡作客。 ⑦华顶:庐山之巅。 ⑧四际:四方边际。 ⑨黄花:菊花。 ⑩条啸:长啸。 【赏析】 《龙山会·己巳重九,云在山房小集》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
龙山会仲云泛舟秦淮,有词和梦窗韵见示,余亦继声 碧树秋无罅。梦到青溪,几曲蘋波亚。珠帘漂影断,歌管地、三两野鸥飞下。依旧六朝山,写凄怨、烟眉澹冶。感芳游、敲篷晚雨,泪花红洒。 天末暂聚征蓬,影事坊南,忆少年裘马。过江人渐老,瑶瑟冷、弹向青林幽夜。何处不沧波,渺孤恨、深杯暗泻。醉休舍。只莫似、山公巾倒挂。 【注释】 碧树:形容树木翠绿而美丽。 秋:秋天。 罅(xià):裂缝。 青溪:地名
龙山会·月夜寄怀伯兄汉元、仲兄寿元,步梦窗载酒双清韵 月地云阶冷,玉漏迢迢,卐字栏低亚。晚飔摇柳浪,凉意在、一桁珍珠帘下。楼阁耸玲珑,好妆点、风光秀冶。漫商量、湖山无限,四时潇洒。 惆怅海角天涯,买断繁华,笑五陵裘马。灯花红暗坠,推枕起、何处乌啼遥夜。独自理瑶琴,散声似水银泻。倦欲舍。又几缕、冰丝弦上挂。 注释: 1. 龙山会:即龙山会社,宋代的文人雅集。 2. 月地云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