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注释】 连蹇:指仕途坎坷。遗老:遗留下的老人。才闻:刚刚听到。直禁林:在朝廷中任要职。是非:对错。终不屈:始终不会屈服。进退:进退两难。了无心:没有心思。邯郸梦:比喻虚幻的梦幻。正始音:即《正始》之音,这里借指汉魏之际的正始之音。心知公不朽:知道您是不会消亡的。霣涕:泪下如雨,形容悲伤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故人吕舍人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官场险恶、人生苦短的感慨。
译文: 初识时无障碍,只闻其微言。 希望共同深造道义,不细谈琐碎文章。 高山仰止,谁知中途分岐。 新坟前疑有路,望断却愁云难归。 注释: - 接物:接待、接触他人。 - 无间:没有隔阂,形容关系非常融洽。 -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论,指孔子的教导。 - 相期:互相期许,希望达到共同的目标。 - 深造道:深入地学习并实践道义。 - 不为细论文:不详细讨论或解释琐事。 - 自:独自
诗句原文: 饥寒驱出故山来,俗事如麻拨不开。 问我此行何所得,未尝识面有澹台。 注释解释: - 饥寒驱出故山来:描述自己因饥饿寒冷而被迫离开了故乡(故山)。这里的“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出生地。饥饿和寒冷是迫使诗人离开故乡的直接原因。 - 俗事如麻拨不开:形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俗事)像乱麻一样难以解开。这里用“麻”喻指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表达出诗人在面对这些事务时感到的无力和困扰。 -
微茫云两角,屈曲路一线。 未容快先睹,已叹行百转。 流溪何从来,神物昔尝玩。 舆梁俨坚牢,亭宇复明绚。 岂惟济病涉,更可供息宴。 信哉善知识,作此巧方便。 茂樾两交盖,清风四挥扇。 只恐境中人,却有桑下恋。 台山不须问,此去直如箭。 何妨酌灵水,一洗眼花眩。 举头未及眸,已知梵王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法海院龙溪亭景色的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亭子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尤美轩 巉然绝壑临招提,仰视疑欲干晴霓。 林峦献状还左右,烟云变相随高低。 少日登高不惮远,喘汗赪颜如夏畦。 却凭轩槛认行处,一览不待穷攀跻。 爱山愿作此轩客,饥火驱出仍东西。 青衫乌帽犯尘土,梦想春绿浮凫鹥。 归寻舟刻剑已往,扁榜仅能存旧题。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胜观还昔时,忽讶妙语来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与山僧为逆旅,自使妇姑相勃溪。 暗明通壅悉还汝
《题常山孔坞碧照阁》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诗作。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门前尘土暗衣冠:门前堆积的尘土使得穿戴整齐的衣冠显得黯然失色,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简陋与清贫。 2. 池馆无多意已宽:虽然只有少量的池馆,但已经足以让人感到心宽体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3. 试问主人闲适味:诗人通过询问主人,试图感受其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4. 冰蚕正自不知寒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题郑氏籯金堂》。 解析与翻译: - 诗句解读: 1. "子云抱遗经,寂寞饥欲死" - 这句话描述的是孔子(字仲尼,名丘,字子云)抱着他留下的经典著作,感到十分孤独和饥饿。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在这里,“遗经”指的是孔子的著作,“寂寞饥欲死”形容孔子在贫困中坚持学习和传道。 2. "谁家千金郎
【注释】 1、驾言:用言语。 2、前韵:指前人写的诗篇中押的平声韵字。 3、览:同“瞰”。 4、先生:这里指隐居山林的贤者。 5、方:正。 6、不可得而亲:不能接近,得不到亲密接触。 7、儿女戏:指儿女们嬉戏游乐。 8、要观物化新:意指要观察事物的变化和更新。 9、雩(yú)下:雩祭时举行求雨仪式的地方。 10、冠者五六人:指参加雩祭活动的五六个成年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士不慕荣利
诗句原文: 五车拄腹成何事,空受才名二十年。 一壑生涯长龃龉,迩来行李已三迁。 注释解释: - 五车:指古代的《五经》,即《诗》、《书》、《礼》、《乐》、《春秋》。 - 拄腹:形容学问深厚,有丰富的知识。 - 成何事:表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就或结果。 - 才名:才学和名声。 - 二十年:时间长度,表示长时间。 - 一壑:指山间一条沟壑。 - 生涯:生活或工作的过程。 - 长龃龉
牵牛花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注释: 牵牛花:一种植物,其花朵颜色鲜艳,形状像喇叭,常用于装饰或观赏。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注释: 叶细枝柔:形容牵牛花的叶子细长柔软,花朵鲜艳美丽。 独立难:指牵牛花生长在高处,需要攀爬才能到达,因此很难独立生长。 谁人抬起傍阑干:指谁能够将牵牛花从高高的地方摘下来放在栏杆上。 一朝引上檐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