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
【注释】 1.偈:佛教语。佛经中的颂诗,是佛教的韵文形式之一。 2.后学:后来的学生。 3.要说禅:谈论禅宗的道理。说禅,即谈禅宗,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与一般宗教教义不同,故称“禅”,又称“禅宗”。 4.教人学团谜:教导人们学习猜谜。团谜,一种文字游戏,谜底隐藏在字句之中。 5.但为传衣偈:只是为了传播那件袈裟上的偈语。袈裟上通常有佛祖的教诲,称为“衣”或“袈裟”。 【赏析】
诗句释义与注释: 卢行者偈:休问东、西、南、北,莫说之乎者也。 直饶神秀文采,不如老卢行者。 注释: 1. 休问:不提,不要问。 2. 东西南北:代指四方或四处。 3. 神秀文采:形容人聪明、有才华。 4. 直饶:即使。 5. 老卢行者:指诗人自己,“行者”是古时候对僧人的尊称。 译文: 不要谈论四方,也不要谈论那些琐碎的事。 即使他有高超的智慧和才华,也比不上我这个行脚僧。 赏析:
华阴道中三首 细家居,路不纡 宗泽《华阴道中三首》是宋代诗人宗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页面为你提供华阴道中三首原文翻译、赏析、注释讲解等内容。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烟遮晃白初疑雪 - 诗句释义:烟雾笼罩着天空,白色的云彩仿佛在晃动,让人初时误以为是雪花飘落。 - 关键词:烟遮、晃白、初疑雪 - 译文:烟雾缭绕,天空中的白云仿佛在轻轻摆动,使人初次以为是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 赏析
【注释】 1. 感时:感慨时局。2.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卿士指群臣,他们受辱于战乱;天王即天子(周武王),他愤懑地被尘土所包围。3. 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御戎是抵御外侮,需要勇猛的将领;谋国是国家大事,需要杰出的大臣。4.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经过多次战斗,可能获得封官晋爵,但不一定能保住性命。5. 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心怀奸邪的人,不顾忠诚道义,却以伪君子的身份混迹于社会。6
【注释】独乐园:范公的园林,在苏州。维师温公:即温庭筠,字飞卿。乐后天下: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二老:指范仲淹和温庭筠。致意:表示心意。出处:指进退出处。殊涂同归:指虽然处境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没有差别。杖藜:拄着拐杖。晏子、萧何:都是汉朝人,这里以之比温庭筠。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范仲淹的七律。全诗四联,第一联总写范仲淹的乐善好施;第二、三联赞扬他的高洁操守
释义: 黄屋高耸,四方豪杰云集。 一句话的失误,足以改变天意,一次会面就能决定成败! 注释: 述怀二首——诗人自题诗作。述怀,抒发情怀。黄屋,指帝王的车驾,古代帝王车驾前部装饰有黄色的车盖和帷幔等物。肇新巍巍,开始建立伟大功业。四方,指天下。豪杰,英雄好汉。片言,指一句话。天,天命或天意。决,断定、决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只是表面功夫做得好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意思是说,在园中开凿水池并建造泉水,种下树木却心胸开阔,没有杂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第二句“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形容水池的水从螭(qi di)头(古代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中流出,宛如银河一般。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水的流动和清澈。
【注释】黄壤:指肥沃的黑土,即黄壤黑壤。利源:利益之来源。兴岁:丰收的一年。虚月:无收成之年。裕然:富足的样子。 【译文】关中地区的土地是肥美的黑土,真是国家的大利源泉,古代亩产十一斗,现在谁还愿意只取十斗呢?不用府库空虚,藏于百姓家中,他们就会富足。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陕西布政使时所作。诗人首先肯定关中的黑土地是中国的大利源泉,然后指出“古者亩收十一”,而“兴岁”却“取十千”
注释:我忧虑国家的心,就像奔马一样急切;我用写作来勤王报国,就像有奇兵一样。如果我能一举消灭祸乱,千载之后也能看着太平盛世。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忧国家之忧,思天下大义的志向。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和饱满的热情抒发了其忧国爱民之情,表达了他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担忧、焦虑的心情。诗中“忧国心如奔马”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急迫而焦灼的情感;“勤王笔有奇兵”一句
注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有千百只手和千百只眼睛,每一只手都能看到每一双眼睛,没有差别。我何必要那么多双手眼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扬观音菩萨的偈语。诗中用“一千只手”和“一千只眼”来比喻观音菩萨的大悲心和大智慧,表达了对观音菩萨无尽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平等观念,认为一切皆因缘生,无需执着于形式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