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
【注释】 1. 葬妻京岘山:妻子去世,葬在襄阳的岘山。龙目湖:在杭州西湖。开:指眼睛睁开。倚剑:手执长剑,指剑客。徘徊:游荡。 2. 乾坤:天地。青眼:指眼睛明亮。独徘徊:独自徘徊。 3. 白云:比喻世事或官场上的浮云。堪:能。埋骨:安葬死者的墓地。 4. 京岘山头:在京山上的岘山之巅。梦未回:梦中的景象还未返回现实。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兼写人世沧桑之感。首句“一双龙湖青眼开”
【注释】 龙兴:指唐王朝的兴起。 虎视:形容目光威猛。诧:惊讶。 王气:帝王之气。东游作汴京:指汴京成为唐王朝的都城,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所立的基业。 阴祝:暗地里祝愿。巨灵:传说中的大力士。移此险:把这座险要之地移走,使之变为平原。堑:壕沟、护城河。 【赏析】 《马上口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唐帝国建立之初,就已雄霸中原,气势磅礴;第二句写洛阳一带山川形胜之地被划入版图
道逢乡人笑仆驺马之瘦这句译文是说,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他笑着看我的仆人和马匹消瘦。 注释:乡人,指同乡或熟人;仆,仆人;驺,古代一种官名。 赏析:诗人通过与陌生人的交流,展示了自己生活状态的变化,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生笑长裾曳,仍羞下泽奔 生笑: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长裾,古代的一种服饰,用布制成
【注释】 晓渡:早晨渡河。 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 小雨稀疏,秋风渐起,天气转凉,穿上了厚厚的皮衣,穿过了寒冷的秦关。 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 在山涧中遇到一个当兵的,他赤着腿正在渡河,我只好和他一起过河,只能苦笑着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末(746年),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杨国忠,被排挤出京长安。诗人在旅途上遇雨而渡,又见兵徒涉涧,于是触景生情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华阴道(华阴县通往陕西的道路) 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却是花。 马渡急流行小崦,柳丝如织映人家。 译文: 烟雾笼罩下华阴道仿佛覆盖了一层白色的霜,当阳光照射时却又像是绚烂的花朵。 马匹快速通过这条小道向远方行进,柳枝如织般的细长枝条倒映着周围的景色。 赏析: 首句“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却是花”描绘了华阴道上的景象。首先,“烟遮晃白”形容的是烟雾弥漫
【注释】 过潼关:指诗人经过潼关。一雨崤函底,风沙放我过:一场春雨过后,崤山和函谷关之间的地面变得泥泞,大风将我吹过。岳神犹假借,官吏莫谁何:山神还给我一点方便,官府的人不要阻拦我。堑(qiàn)断思航渡:护城河已经填平。城坚戒石摩:城墙坚固,禁止任何人攀爬。一夫工墨守,宁怯万夫多:一个人努力地守护着,哪能比得上成千上万的人呢? 【赏析】 《过潼关》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经李翁庄》。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盘豆铺以南的李家庄园, 午后时分,李翁正躺在亭子里休息, 春日里,他紧闭柴门和荆条, 忽然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 我怀疑是勤王的军队。 注释: - 盘豆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或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名称。 - 李翁庄:李翁的庄园位于盘豆铺附近,故称“李翁庄”。 - 午:此处指午后
华阴道中三首 宁王画作金盆鸽,韩愈诗夸玉井莲。 瓦缶泥泓村落小,乱茅群雀不堪传。 注释:在华阴的街道上,有三幅画。一幅是宁王画的金盆中的鸽子,一幅是韩愈赞美玉井中的莲花。街道旁的村庄很小,只有几户人家,乱糟糟的茅草和成群结队的小鸟无法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华阴街道上的三幅画作及其背后的故事。第一句“宁王画作金盆鸽”,描绘了宁王的画作,金盆鸽象征着富贵与权力
【注释】至洛:指诗人到洛阳。都人士女各纷华,列肆飞楼事事嘉:洛阳的士女们个个打扮华丽,商贾云集,楼台高耸。政恐皇都无此致,万家流水一城花:担心洛阳没有这样的盛况,就像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洛阳城内到处盛开着鲜花。【赏析】此诗是诗人赴洛阳时所作。首句写洛阳士女竞妆斗艳,繁华景象,次句写洛阳商业繁荣,市肆云集,建筑宏伟,第三句承上启下,写洛阳的繁荣景象令人惊叹。最后两句用河水滔滔
注释:千岩层出,乱云飞动,失去了我平生居住的洞府。夜宿战马鞍上,不交睫而睡,弹指之间,已进入梦乡,恍然如神仙般。 赏析:诗人以“失我平生洞府期”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只能在战马鞍上度过漫长的夜晚。这种经历使他深感痛苦和无奈。然而,他也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这促使他更加珍惜和平生活。因此,他选择在征鞍上弹指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