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
【注释】 蛾眉亭:在苏州城西,为宋代诗人范成大所筑。 绝目蛾眉最上头:指站在最高处可以远望。 杜老:杜甫的号,此指杜甫的诗篇。 鄜州:今陕西富县一带,唐时杜甫曾居此,因而得名。 坡仙:苏轼的号,此指苏轼的诗作。 长啸划然空谷应,风生浪涌不容留:形容声音高亢宏亮,如长啸划空;又形容波浪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赏析】 《蛾眉亭》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刘克庄一生坎坷不平,屡受排挤,壮志难酬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话,每句七字。从内容上讲,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了名利场中人的种种丑恶行径,同时告诫人们要洁身自爱,不要被名利所诱;从形式上看,诗人在平仄声调、押韵等方面都做到了严格规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音律美。 【答案】 译文:别做杨朱那样为利而泣的人,你的内心已被名利所动。车马奔驰难道是孔子驾御吗?船翻覆难道是伯夷所乘吗?后悔懊恼从生后发生,啸歌高歌只在闲适时刻
【诗句注释】 1. 简编香外雨瓢翻:指在文简的编撰中,如同雨水打翻葫芦瓢一样。 2. 翰墨场中春日暄:在笔墨的战场上,如春天一样温暖。 3. 文到工时疑有助:当文章写得好的时候,似乎能得到帮助。 4. 道逢极处本无言:在学问的极处,原本是不需要言语的。 5. 当年谁可辈任昉:当年谁能比得上任昉那样的人呢? 6. 后世人方怪屈原:后代的人们反而奇怪屈原。 7. 勿谓词章真小技
卧疴 六尘缘影政堪嗟,二竖乘虚势益加。 忆昔鼻头能出火,即今眼底已生花。 妇言伐性多因酒,医戒伤生少试茶。 悟罢本来安得病,角弓谁使认为蛇。 注释:卧病在床,感叹世间纷扰的尘世和名利。衰老的身体,疾病缠身,更显无力。回忆往昔时壮志凌云,现在却只能在床上躺着,心中满是感慨。妇女的话常常是有害的,因为她们经常饮酒;医生的建议也往往是有害的,因为他们很少尝试喝茶。经过这次的领悟
注释: 寄企梅兄:寄托希望与梅兄。 朱墨丛中不惮劳,騞然聊试发硎刀:在书斋的字纸和墨砚之间也不厌倦,闲暇时试着磨一把好刀。 得时行道官无小,与物为春政自高:等到时机一到,就去做官,官职再小也是好事,与万物一起春天,治理起来自是高明。 闲对崆峒餐秀色,醉濡章贡助吟毫:闲暇时面对昆仑山的美景,用章贡酒来助兴吟咏。 自怜无计相从去,十八滩头泛一舠:可惜我无法和他一起去,只能在这十八滩头泛舟而已。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王建。下面是对诗句的逐行翻译: - 游春 - 春浓无处不相宜,草暖云昏二月时。 - 译文:春天的气息浓厚,到处都是适宜的景色,草儿温暖,云朵朦胧,正是二月的时分。 - 蝶舞花梢风细细,莺啼柳底日迟迟。 - 译文:蝴蝶在花梢上翩翩起舞,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缓缓地洒在柳树的根部。 - 模将景物归诗卷,判得光阴付酒卮。 - 译文:将眼前的美景用诗歌描绘下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范仲淹,全诗如下: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注释: 1.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 设险(设置危险的地方)重门:指重重关卡。 - 未足凭:不足以凭借、倚仗。 - 民心应自有长城:民心应当有自我保护的力量,就像城墙一样坚固可靠。 2. 朝廷休戚视田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晴空唤我出柴扉,山色留人倚落晖。 - 注释:晴空呼唤着我走出家门,山的色彩留在了日落时的余晖中。 -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被晴空所召唤,离开了家门,而山的颜色则在日落时分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里的“柴扉”指的是简陋的木门,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简朴的生活态度。 2. 春意已随流水去,晚风忍挟乱花飞。 - 注释:春天的气息已经随着流水逝去
临流 习习凉飔起素波,临流解带小婆娑。 秋光已共芦花老,夜雨那胜落叶多。 不觉儒酸同纠缠,极知妄想尽销磨。 笈中班史犹堪质,肯作商声宁戚歌。 【注释】 习习:微风的样子。 素波:白色的波浪。 婆娑:形容人或物随风起舞的样子。 芦花:水边生长的一种植物。 商声、宁戚歌:古代两种乐曲的名称。《诗经·商颂》中有《那》《时》《有》,合称“三颂”。《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大明》、《我将》
【注释】闲立:静立。晚来:晚上。小溪:指溪水。看彻:看见。遥峰:远处的山峰。入紫烟:隐没在紫色烟雾中。四壁尽堪供我隐,一寒未至乞人怜:周围环境可以让我隐居,但还没有寒冷,乞丐们还受着冻。功名不与樽前事,时序宁知局上迁:功名之事并不取决于喝酒,时间的变化也不会使局势发生变化。可笑区区当世士:可叹那些身居当代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所作。作者在诗中以“闲”字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