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范仲淹,全诗如下: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注释:
-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 设险(设置危险的地方)重门:指重重关卡。
- 未足凭:不足以凭借、倚仗。
- 民心应自有长城:民心应当有自我保护的力量,就像城墙一样坚固可靠。
-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 朝廷休戚:国家大事的喜忧。
- 视田野:关注农田和土地。
- 宗社:指国家和社稷。
- 存亡:存在或灭亡。
- 非甲兵:不是通过战争手段。
-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 气实精神:充实的精神和意志。
- 宁敝竭:宁愿耗尽也要保持不屈的意志。
- 本枯枝叶可敷荣:即使主干枯萎,枝叶仍能繁茂。
-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 古人:古代的人们。
- 经理:管理、经营。
- 先观势:首先观察形势。
- 两臂于韩孰重轻:比喻双方力量对比,谁更值得依赖。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期望。诗中强调,国家的安全和繁荣不仅仅依赖于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依靠民众的团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诗人也提醒统治者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形势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诗人还用“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这句来比喻国家的根基虽然可能会受到冲击,但只要精神不衰,枝叶依然可以茂盛生长。最后,诗人以“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来比喻治国者应该先观察形势,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