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杨朱泣路岐,此心自被利名移。
车奔宁是驾尼父,舟覆应非载伯夷。
悔吝从来生动后,啸歌元祗在闲时。
可怜秦晋功成者,欲避危机已太迟。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话,每句七字。从内容上讲,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了名利场中人的种种丑恶行径,同时告诫人们要洁身自爱,不要被名利所诱;从形式上看,诗人在平仄声调、押韵等方面都做到了严格规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音律美。

【答案】

译文:别做杨朱那样为利而泣的人,你的内心已被名利所动。车马奔驰难道是孔子驾御吗?船翻覆难道是伯夷所乘吗?后悔懊恼从生后发生,啸歌高歌只在闲适时刻。可惜秦晋两国功成后,想逃避危险已太迟。

注释:莫作:不要说做……

杨朱:战国时思想家,主张“贵己”、“重己”,认为只有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利名:利益和名声。

尼父:孔丘,孔子,字仲尼。

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之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有功,封为诸侯,后来饿死于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

悔吝:悔恨,内疚。

啸歌:吟唱。

秦晋:春秋时晋文公与秦穆公之女结婚姻,故称“秦晋”。此代指朋友或知己,这里借指友人、朋友。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鄙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莫作杨朱泣路岐”是说,不要说像杨朱那样为利而泣的人。杨朱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贵己”、“重己”“全性葆真”,“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等观点,其学说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第二句,“此心自被利名移”是说,你的内心已被名利所动,也就是说你已经被利欲熏心了。

第三句,“车奔宁是驾尼父”是说,车马奔驰难道是孔子驾御吗?这里的“驾”有驾驭、驱使的意思,但在这里却用来比喻名利地位等世俗之物。

第四句,“舟覆应非载伯夷”是说,船翻覆又岂是为了承载伯夷呢?伯夷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他拒绝周武王伐纣的请求,宁愿在首阳山上饿死也不食周粟。

第五句,“悔吝从来生动后”,是说后悔懊恼从生后发生,啸歌元祗在闲适时刻。这里的“悔吝”、“啸歌”都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总结和反思。

第六句,“可怜秦晋功成者”,是说可惜秦晋两国功成名就之后,想逃避危险已太迟了。秦晋,这里代指朋友或知己,也就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

这首诗通过对名利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追求所产生的后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