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
诗句释义:金谷桃李丛,畚插费培植。 译文:金谷的桃树和李树丛中,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它们。 注释:金谷,指的是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地方或地区。桃李丛,指的是桃树和李树的树林,通常用于比喻人才荟萃之地。篑插,是培土的意思。 赏析:此句描绘了金谷地区的繁花似锦,而桃李作为当地的代表性树种,其茂盛生长的背后,离不开人们辛勤的培养和付出。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注释: 冲飙吹客襟,飘拂虎溪渡。 远想三笑时,此意固有寓。 孰知秘密藏,奚间笑默语。 绳绳彻上下,绵绵贯今古。 东林钟声幽,康庐山色嫭。 是皆善知识,长时相警悟。 世人自合尘,两耳聋莫觑。 百千微妙义,堕在一毫许。 我行发深省,如重睡忽寤。 向人欲举似,有舌不能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虎溪所作,表达了他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首句“冲飚吹客襟”,描述了他面对自然、接受洗礼的情景
寄远词 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 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 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 居延城外刁斗声,无定河边霜月明。 妾身虽老幸未死,何日中原贺太平。 注释: - 寒梢萧索:形容树木的枝条在寒冷的环境中显得萧条、冷清。 - 风振林:风吹动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 -
【注释】 1. 客行适潇湘:我客游来到潇水、湘江一带。 2. 凄其岁云晏:凄冷的天气到了年终。 3. 枯梢风骚劳:树枝被风吹动而发出的萧瑟之声。 4. 荒郊云漶漫:荒野上云朵弥漫,看不清边际。 5. 摵摵雨声急: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急促。 6. 皑皑雪花灿:洁白如雪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 7. 抽萦泥途深:沿着崎岖的泥土小路行走。 8. 眇默山堠远:远眺远处的山头。山堠,指路标或土堆。 9.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桂花为题,通过描写桂花的败落和坚韧的精神,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逆境的不屈。 首先看诗句: 1. 桂花烂熳一夕败于风雨呼僮扫落英以供香事戏作古句 2. 小山凉风高,秋意饶庭砌。江南山水秀,钟此数丛桂。 3. 亭亭苍虬蟠,磊磊栗玉缀。薰染风露香,摆脱脂粉媚。 4. 芙蓉已无秋,篱菊极羞愧。幽芳蕙百亩,香味亦琐细。 5. 孰知标格奇,自取造物忌。狂风挟怪雨,族灭无噍类。 6
诗句释义 中秋步月中秋,即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常在这个时候赏月、吃月饼。"步月"可能是指在户外或在月光下行走,欣赏月亮的美景。 景物与意会 “景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月亮和周围环境。"意会"则是指通过观察这些景物来体会和理解它们的内在意义或情感。这里的“景物与意会”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如明月)来领悟其背后更深的意义或情感。 撚髯声悲鸣 “撚髯”通常用来形容人沉思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以及作者的思想意图。 (1)“空山本无尘,况复值良夜”的意思是:空旷的山野本来就没有尘埃,更何况又碰上一个好月色。“空山”“良夜”是诗人游赏时所处的环境,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与宁静。“无尘”指山野清幽,“良夜”指月光皎洁。这两句是说,由于有明月当空,才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晓霜媒薄寒,岩壑失故绿”:清晨的霜露打在身上,使人感到寒冷,山谷中的树木失去了往日的青翠。“轻飙振槁叶”,秋风轻轻吹来,把树叶吹得摇摇摆摆,沙沙作响;“唱彻阳关曲”,仿佛听到了《阳关三叠》那凄凉的曲调。“秋光何足怜,嗟此岁事促”:秋天的景色多么凄美,可这年景却如此短促
【注释】 愁思:诗人因山行而生的忧愁和思考。 暝(míng):傍晚,黄昏。 烟欲横:指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如要横过来一样。 寒翠:形容山间草木经霜雪后呈现出的深绿色,也形容人的心情寒冷。 荒村:荒凉的村庄。 跬步:半步。四塞:四面环合。 身不翼:像鸟没有翅膀一样不能飞翔。 舍策:放下马鞭。 怅然:失意的样子。 倚:靠着。 松下石:在松树下的石头上。 【译文】 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烟雾弥漫
题采石李太白祠 仙翁谪堕岷山下,逸气如虹耿林罅。 万言倚马不作难,坐令神鬼皆惊吓。 翘翘车乘悬弓旌,畴咨时政肝胆明。 和蕃书草金銮殿,清平词度沉香亭。 声华视汉媲黄绮,宝床赐食龙颜喜。 掉头歘作燕晋游,却笑卿相纡朱紫。 开元盈成亦已极,屏间山水代无逸。 未必脱靴恨尔深,自是见几不终日。 锦袍错落浮扁舟,呼儿买酒盟江鸥。 天公似悔夜郎祸,明月已起烟波愁。 采石青青三尺墓,至今祠祭勤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