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
【注】郁木:即郁林,在今广西境内。尚羊:地名,故址在今广东郁林县境。明月间:指山中月色明亮之处。骑气:乘云驾雾。事已灰:事已成空,意谓仙家之事已不再有。娟娟:皎洁貌。苍苔:青苔。曾遇:曾经遇到。仙翁:仙人。蹑屐(jié):穿草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宿于郁林的尚羊明月之间,遥想神仙的神奇之事以及自己与仙人相比的差距。 夜宿郁林福地尚羊明月间遐想仙风得五十六字 注释:夜晚我来到郁林的尚羊明月间
注释 1. 木犀花:指的是桂花,因为桂花的花色通常为金黄色。 2. 金粟如来:“金粟”指金黄色的花,“如来”是佛教用语,这里比喻桂花的颜色和姿态。 3. 涧壑姿:形容山涧中的水势和地势,此处用以形容桂花的形态和位置。 4. 桃李: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植物,特别是桃花和李花,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5. 秋居最:在秋天中最为突出或重要。 6. 何况秋花中绝奇:在众多秋天开放的花当中
注释: 睡醒后和着春光靠在小廊上,寂寞惆怅的情绪弥漫在斜阳里。 园林中花儿已经凋落飞逝,窗帘帷幕争相阻止燕子的叫声。 译文: 睡醒后倚靠在小廊上,寂寞惆怅的情绪弥漫在斜阳里。 园林中的花儿已经凋落飞逝,帘幕争相阻止燕子的叫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午后慵懒闲适的心情。首句写诗人在春天的阳光下醒来,倚靠在小廊上,寂聊情绪满斜阳。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寂聊情绪,他看着园林中花儿飞逝
【解析】 “姑苏道中”即在苏州的途中所见之景。首联写眼前所见到的景象:满眼是绿油油的菰蒲和蒲苇,它们青翠欲滴。这一片碧绿,好像要把人的衣裳也映绿了。“双双沙鸟漾斜晖”,两只水鸟在水中游弋,夕阳洒下斜照,水面波光粼粼,映出美丽的倒影。第二联写自己内心的感受:闲愁像冰一样消融了,杨柳丛中露出酒馆的酒旗。 【答案】 译文:满眼都是绿色的菰蒲和蒲苇,仿佛要将衣裳也要染绿;水鸟双双在夕阳中游弋
注释:春天的阳光渐渐变得稀薄,寒意浓重,但春日的气息还是微乎其微。花儿和柳条都还依稀可辨。 羯鼓不要频频敲打,这样就能催花早开,让它们早日飞来。 赏析:诗人以“羯鼓”为线索贯穿全诗,描绘出一幅春天来临,百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商歌三首》赏析 《商歌三首》,一首描绘春意盎然的诗篇,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社会观察。诗人以“春风满天地”开篇,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却以“贫家独无春”收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凸显了社会阶层的悬殊,也反映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表达了对不公现实的强烈抗议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中的“燕子”被拟人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心情的诗。诗人在春日里骑马游赏,欣赏着满园春色,心情十分舒畅。但因饮酒过量,在花下酣睡。当流莺唤醒他时,他才从梦中醒来,看到东风吹绿了柳梢。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注释】 勒:束住、拴住。 辔(pèi):马嚼子,缰绳。 青丝鞚(kōng zhòu):指青丝缰绳。 日暖烟浓春意重:阳光明媚,烟霭迷蒙,春天的气息特别浓郁。 被酒卧花阴:醉卧在百花盛开的花荫下。
展转:辗转反侧,形容夜不能寐。 邮亭彻夜听秋声:在邮亭中彻夜听着秋天的声音。 展转藜床直到明:辗转翻来覆去的躺了一夜直到天亮。藜,一种草名。 月白霜轻寒剪剪:月光如雪,清冷而淡雅,仿佛是一把把细刀轻轻划过肌肤,让人感到丝丝寒意。 筑成万里客愁城:像筑成了一座万里之遥的客愁之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无法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感
【注释】 ①木犀:桂花。 ②旃檀:即檀香,一种名贵香料。 ③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名称。 【赏析】 《木犀花》是一首写桂花的诗,诗人用“移家”“广寒”等字意,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以“木犀花”起兴,点明题旨;第二句写木犀的清香扑鼻,十里外都能闻到它的芳香,压过了旃檀的香气;第三、四句描写自己梦醒时,秋风吹过纱窗,仿佛闻到木樨的清香,怀疑是在广寒宫住下。全诗语言清新,想象丰富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描写了作者在山林中行走的情景。首句"尽日留连兴未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游人依依不舍的山林图景。第二句"寒鸦背负夕阳还",则将诗人的视线引向了远山之中,那里的寒鸦似乎也在等待着夕阳的离去。第三句"遥知今夜空窗梦",则是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他不知道此刻的自己是否正处在梦中。最后一句"只在江南水石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