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克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以咏赞禅师为主题,通过对其生活、言行和修行过程的描写,展现了禅宗高僧的智慧与风采。 我们来看第一句:“使乎不辱命,临机贵专对。”这里的“使乎”可以理解为使者或者侍者,他们的职责就是传达或执行命令。而“不辱命”则表示他们能够胜任这一任务,没有辱没使命。接着,“临机贵专对”则是说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能够做出恰当的应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使者或侍者的赞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共五十七首。这首诗的内容大意是:粥饭充足,柴水也充足。庐陵的米价很高,山前的麦子是否已经成熟?尽乾坤之广大,都卢是个自己。撒在眉毛和眼睫毛之间,能够发光照亮大地。不是如来禅,也不是第一义,更不要说什么衲僧巴鼻了。不如放手悬崖,去除掉药物,唱一个啰啰哩吧。 注释: 1. 粥饭充足,饱柴饱水 - 意思是生活的物资充足,吃的喝的都有。 2. 庐陵米价高 -
这首诗的译文是:你眨上眉毛,像刚睁开眼却尿湿床;现在现成的公案让你通过,这分明是你狡猾地落了个节。你这样不这样,终究还是一条灵龟。你心不在,佛也不在,物也不在。虚空中钉一个橛子,离了这些许多的闲门破户。 注释:眨(chǎn)上眉毛蹉(cuō)过,大似开眼尿床 —— 你眨上眉毛,就像刚睁开眼就尿湿了床。蹉过,这里指眼睛睁开的状态。 现成公案放行,正是黠儿落节 —— 现在现成的公案让你通过
偈五十三首 其十八 觌面见得,在圣犹亏。 才涉关津,白云万里。 谛实处不思议,绵密处同真际。 把断世界,无丝毫透漏,万仞峰头独足立。 解读:这是一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的状态。他看到问题就能立刻理解,但是当他真正面对问题时,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他虽然已经接触过很多事情,但是仍然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的思维方式非常严谨,没有一丝的漏洞。他能够掌握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注释】 云居:《维摩经》中,云居山有一位高僧,名叫文殊师利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化身。 炉韝(dǎ):烧火的器具。 一切:指一切众生。 金刚眼(jiāng gān yǎn):佛家语,指清净明澈的智慧。 三圣:指文殊、普贤、观音。 瞎驴:比喻无知无识的人。 猛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偈五十三首》第五首,主要讲述的是佛法修持过程中的一种境界——金刚眼,即清净明了的智慧。
释义:释迦牟尼是吝啬鬼,弥勒菩萨是富家翁。八字打开无尽库。 拄杖变成龙,赫日光中吐云雾,遍界滂沱注甘雨。 注释:释迦牟尼:佛教的始祖。弥勒:佛号,为未来世之弥勒菩萨化身。悭:吝啬、小气。 译文:释迦牟尼是吝啬鬼,弥勒菩萨是富家翁。八字打开无尽库。 注释:八字打开无尽库:指八字印,又称“财库”,表示有财富。 译文:拄杖变成龙,在太阳光照耀下吐出云雾,遍布整个世间降下甘霖。 注释:柱仗子:拄杖
诗句释义: 1. 鹘儿未出窠,已有摩霄志。——鹘(hú)儿:幼鸟,比喻初生之雏;未出窠:尚未脱离母鸟的庇护;摩霄志:有高远的志向。 2. 虎子未绝乳,已有食牛气。——虎子:幼兽,比喻初生之雏;未绝乳:尚未断奶;食牛气:形容力量大,气势如牛。 3. 况复羽翼成,况复牙爪备。——羽翼成:羽毛丰满,能飞翔;牙爪备:爪子锋利,准备捕食。 4. 奋迅即惊群,八面清风起。——奋迅:快速飞动;惊群
偈五十三首其十三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 如藤倚树,银山铁壁。 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 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诗歌创作中自由与约束、创新与传统的关系的思考。诗中提到了“有句无句,超宗越格”,意思是说在某些情况下,诗人可能会故意打破常规,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诗句。这种创作方式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但也可能会让人难以理解或接受。例如,“如藤倚树,银山铁壁”
【赏析】 《偈五十三首》是宋代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临济宗门下禅僧慧南所作的一首颂赞佛性与佛性圆满之诗歌。该诗共五言绝句五十三首,此为其中第十二首。该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佛性,表达了佛性的圆满无缺。全诗如下: 天上月圆,万象历然。 地下月半,触途成现。 见不见,包裹十虚尚馀半。 闻不闻,透脱圆通彻本根。 玉漏铜壶催不得,乾坤大地一枝灯。 一处圆融一切处,无边刹海更棱层。 注释: 1. 天上月圆
注释: 1. 一二三四五六七,眼里瞳人吹筚觱。 2. 七六五四三二一,石人木人眼泪出。 3. 七通八达,举著便知。 4. 尚在见闻,隔靴抓痒。 赏析: 这首偈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全诗通过七个数字和六个动词的巧妙运用,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通过重复的数字形式,巧妙地描绘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家中的各种杂物、商店里的货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