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
【译文】 清晨从渔浦出发晚上宿于大浪滩上, 张帆顺风,鸿雁争先疾飞。 后浪迫近也舒展,前山掠过似失落。 桐江转了几个弯,上游的激流还未到太阳。 船工享安逸,安稳坐在船头不断理发。 人生靠造物主,道理深微难以探究。 处顺安能常在,离忧怎能必然。 白鸥知道我的情,故向波中消失。 【注释】 ①渔浦:即渔浦山,在今浙江上虞县东南。②得:应为“遇”。③飞鸿:一作“飞凫”。④蹙(cù):紧迫的样子。⑤失
【注】 雪霁:雪停止。 风径高邮:在高邮县的南边有一条大河叫高邮河,从北到南流,经过这里,所以又叫“高邮水”,也叫“高邮路”。 砖塔寺:在县城东南,相传为唐代诗人王之涣所筑,故又名“王公塔”。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永州境内,湘江流至此折向北转。 龙爱珠:指龙见珠而喜。 媚妩:妩媚娇媚。 【译文】 雪停了后乘着顺风渡过高邮河 乘坐船顺风前进,好像鸟儿刚刚插好了新羽毛 砖塔寺五十里,波浪击破雪花舞动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 - 诗句解释:我观看了如何养护花朵的方法,依赖人们盖上草垫以防日晒。 - 译文:我观察并学习了如何照料花草,依靠人们的帮助覆盖草席来防晒。 - 关键词注释:旋(不久)、盖(遮盖)、苫(草席)。 2. 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 诗句解释:虽然接受了天赐的雨露滋养,但更加害怕夏季烈日带来的炎热。 - 译文:虽然得到了上天赐予的润泽和恩惠
尊经堂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子孙的教育期望。 诗句解读: 1. 是家离石宗,遭乱稾城寄。 2. 劬书自玉峰,菑播实深穊。 3. 子孙刈其熟,穰穰收秉穗。 4. 后来及门士,妙合若龟契。 5. 尊闻行所知,况复躬自致。 6. 过逢诧师资,忍负筑场志。 7. 我愿安氏堂,广作天下治。 8. 矜式表国都,弦歌行党术。 9. 蓄诚以端蒙,达生以知类。 10.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首句“中年鞍马间”写诗人在壮年时期,即中年时,曾骑马驰骋于边疆之间。第二句“所历万里途”,写他在旅途中所经历的遥远路程。第三句“髀肉亦既消”,写他经过长途行军,大腿上的肉也消耗掉了,说明他的行程是相当远的。第四句“梦惊还一呼”,写他在梦中听到了一声呼唤,醒来后却感到惊讶不已,可能是听到了什么紧急的消息。第五句“读史窥古人”,意思是说,他在读历史的时候
赠王玄翰 元贞元年(785),我还没有胡子的时候。吴游一长铗,欲以钝为铦。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在我履藉正,从渠藩级严。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我戆但耳受,语味讵能餍。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听谈虽亹亹
尊经堂诗 译文圣人的言论纯净如一,承载着大道运行于万世。贞正明亮与日月相配,广大无垠与天地齐平。 简牍所依存的,包含无巨细之物;上而建立皇极,再次见到人文的华丽。 下以开启民众的品行,本性最初均秉予之。教育推行彰显光明,道义缺失隔阂暗蔽。 千人万人心中,纷纷揭发的都是经义。此消则彼长,刚柔乃有殊位。 进乘休复机,迪哲蹈仁智。自绝其本根,如何取天劓。 燔灭滋秦瘝,网罗兴汉利。存亡书岂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发通州至小直沽,十年鞍马中,释去理归楫。 - 译文: 十年间我骑马奔波于各处,如今放下一切,回到小直沽整理船只。 - 关键词: 十年、鞍马 - 注释: 十年指的是作者在官场上的奔波,鞍马表示骑马的辛劳。 - 赏析: 此句反映了作者从繁忙的官场生活回归到宁静的生活中的情感变化。 2. 江光来娱人,似与我意惬。 - 译文: 江水的光芒让人感到愉悦,仿佛与我的心意相契。 -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北都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1.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匮阁:杜甫曾赞叹蜀地的险峻,并说这里有个高高的石阁。 2. 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不知道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的地势险要,能像李白那样从那里抢过马来。 3. 马行已崇巅,鸟度尚层壑:马匹已经登上了高峰,鸟儿还在山间盘旋。 4. 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注释: 危太朴自金溪来访留馆兼旬因归有赠:危太朴来拜访,我留他住了十多天(因为)他回去,所以我写了这首诗送给他。 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愿你在将来能够思念,就像鸟儿的翅膀向东飞翔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对友人危太朴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诗中用“东飞翼”比喻友人,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