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以下是对这首诗《送吴平章》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圣君图治思黄发”:表达了君主治理国家时,考虑的是年迈的智者,体现了对长者的尊敬。 - “国老除书下紫宸”:国老即高官重臣,紫宸为皇帝的居所,此处表明其诏书下达至皇帝身边。 - “身喜围腰虹玉重”:形容官员佩戴的玉石腰带如同彩虹般厚重,表达了对其地位和权力的羡慕。 - “眼明补衮色丝匀”
盛氏野秀堂 野秀堂前湖水绿,绕湖千嶂列檐阿。岸花隔浦飞红雨,林木含风拥翠波。酒醒忽持如意舞,诗成或击唾壶歌。绝怜吹絮翻金鲫,更爱将雏睡白鹅。邻艇卸帆绳擉布,田扉邀饮町畦过。栽兰九畹秋纫佩,织锦全机夜度梭。去国娉婷谁共载?逃虚放旷自同科。橘中尽有商岩乐,奈尔春愁鬓影何! 注释: 【注解】 ①野秀堂:作者在郊外所建的别墅,故址在今江苏常熟市沙家浜镇。 ②湖:指常熟虞山之水塘。水塘四周环山,景色优美。
诗句翻译 1 朱甍翼翼小蓬莱,秋水芙蓉次第开。 - 朱红色的屋檐(甍)像小蓬莱一样高耸;秋天的水面上,芙蓉(荷花)依次盛开。 2. 真宰不遗生物意,参谋须藉出群材。 - 自然之主宰(真宰)不会遗忘赋予万物生命的意图;辅佐之才需借助出类拔萃的人才。 3. 风生幕府文书静,月转城楼画角催。 - 随着风吹动文书(命令)变得宁静;月亮转动时,城楼上的号角声催促着人们行动。 4. 喝道莫惊刘宠庙
【注释】 挽潘祥卿:这是一首送别诗。潘祥卿,字子厚,号石田,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 已佩官箴肃,人推吏议精。——已经佩带了官吏的箴规,人们推许他的为政清明。 笔锋回雅道,经术谳疑情。——用笔锋拨正了文治的道路,用经学来裁决疑难问题。 孝悌居无忝,公廉志夙成。——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品行而自豪;以廉洁奉公的志向而自勉。 家移山郭住,禄代石田耕。——因家境富裕而迁入城郊居住,因俸禄丰厚而放弃耕种农田
顾家亭子绿阴阴,杨柳菰蒲岸岸深。 鹭下积陂明霁雪,莺啼丛薄度镕金。 凉云覆地苔粘履,疏雨沾衣露满襟。 境旷始知清昼寂,舟行忽见白沤沈。 注释:顾家的绿荫亭,周围都是深深的杨柳和菰蒲。鹭鸟在积水的池塘上飞翔时,阳光照射下来,使得水面像被撒上了雪一样,而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仿佛在歌唱熔化在空气中的金子。 凉爽的雾气笼罩着大地,让人感觉清凉而舒适。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让我感到有些寒冷
【注释】 苕水:今称苕溪。 长洲:今苏州市地。管库:管理钱物仓库。 玄霞散髭鬣:形容头发稀疏,如被晚秋的云霞所洒。 白雪:比喻文词之美。 儒绅:指士大夫。 委吏:小官。 袖笼生物手:衣袖中藏着各种东西(喻指多才多艺)。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一种手板。 返老梁溪澨:回到老家吴兴县(今浙江湖州一带)去。 悬车:古代官吏年老辞职,以车为代步工具。锡:通“赐”,给予,授予。麓:山脚。 温言:温和的话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并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等。此诗是一首送别之辞。“木天高拱夜何其”,意思是:高大的树木在夜晚显得多么崇高伟岸啊!“上帝录书藏紫禁”意思是:皇帝收藏经书的地方在紫禁城;“贵神燃火出青藜”意思是:皇帝用尊贵的神灵点燃了火把,使青色的藜草发光;“悬知策府稽诹处”意思是
【译文】 忠孝两全的儿媳,为官从不留遗憾。 长谈远游在外的丈夫,也是家中的未亡人。 织机上常常纺出棉纱,祭祀时亲手准备食物。 教子有方辅助学业,儿子也款待贵客。 养莲幕图谋培养人才,突然又回归故里。 两个小雏鸟悲鸣折断翅膀,众友为他洒泪沾襟。 眼泪滴断鱼钩上的干草,愁绪凝结在绣着天鹅的垫席。 死后葬入何方?我瞻望极伤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刘母的挽词,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飞龙亭 先帝潜龙日,幽人待鹤时。 青山频望幸,琳馆暂来娱。 宝篆黄金鼎,恩波白玉卮。 天开六朝地,花发万年枝。 闪闪前星夜,汪汪湛露私。 远符天历凤,先协石龛龟。 稽古开廷阁,翻经出讲帷。 方蒙宣室召,忽抱鼎湖悲。 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 至今思沛感,时或下云旗。 【解析】 飞龙亭:在今南京紫金山南麓,明初朱元璋为纪念其父马皇后而建。诗写此亭。 先帝潜龙日:指太祖起事的初期。潜龙,比喻隐忍不露
【注释】 1. 字法:书名。勤学苦练书法、书史,年劳起校官:勤奋学习、刻苦练习书法和书史,年岁已高而担任校对工作。 2. 管城子: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清廉著称。 3. 鹖(huī)皮冠:鹖鸟羽制成的帽子,用以为隐者所戴。 4. 句积诗囊重,心投酒斝宽:把诗句积累在诗囊中,心情舒畅得像喝下美酒一样宽慰。 5. 刻深吴下石,名蔼楚卿兰:雕刻的字画深刻到可以刻在吴地的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