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图治思黄发,国老除书下紫宸。
身喜围腰虹玉重,眼明补衮色丝匀。
乞言应笑桓荣陋,济美谁如郑武频?
阿阁近天鸣采凤,恩波泽物到枯鳞。
锡书每启金华秘,赐馔时分玉食珍。
出处岂惟关世运?
旬宣何以布皇仁?
门人莫惜狂论事,驭吏何妨醉吐茵。
岂但勋名夸众口?
太常旗上是三辰。
以下是对这首诗《送吴平章》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圣君图治思黄发”:表达了君主治理国家时,考虑的是年迈的智者,体现了对长者的尊敬。
- “国老除书下紫宸”:国老即高官重臣,紫宸为皇帝的居所,此处表明其诏书下达至皇帝身边。
- “身喜围腰虹玉重”:形容官员佩戴的玉石腰带如同彩虹般厚重,表达了对其地位和权力的羡慕。
- “眼明补衮色丝匀”:比喻官员的眼眸明亮如补衮,肤色如绸缎般细腻。
- “乞言应笑桓荣陋”:表示希望君王能采纳贤才的意见,与古代名臣桓荣相比,显得不足挂齿。
- “济美谁如郑武频”:赞扬了像汉朝名将郑武那样的贤臣,他们的功绩无人能及。
- 关键词注释:
- “黄发”:指年老的人,常用来比喻有智慧的长者。
- “紫宸”:皇帝的寝宫,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 “虹玉”:形容贵重的玉石,这里比喻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 “补衮”:古代帝王的礼服,用以象征高贵的身份。
- “桓荣”:汉代著名的儒学家,以道德高尚著称。
- “郑武”:指东汉时期的名将郑弘,以勇猛善战闻名。
- 译文:
- 赞美君主治国有方,想到了年迈的智者。
- 朝廷中传来了新的任命书,诏书直达皇宫。
- 官员佩戴着厚重的玉石腰带,犹如彩虹,令人赞叹。
- 官员的眼眸明亮,肤色如同丝绸一般细腻。
- 希望君王能够接受贤才的意见,与古代名臣相媲美。
- 赞扬那些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贤臣,他们的功绩无人能及。
- 赏析:
- 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对官员及其成就的赞美和敬仰。
-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统治者的忠心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 整首诗充满了对贤能之士的歌颂,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才智的高度赞扬。
《送吴平章》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官员和贤才的赞美之情。这不仅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政治秩序和文化繁荣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