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共有七首,每首都描绘了一位战士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艰苦生活。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塞北的天空飘着寒霜,营州正在请求援兵解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夜晚里偷偷地行军,将军的战马也消瘦了。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刀光闪烁照亮了边塞上的月光,阵型明亮如同白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长信草》是唐代诗人崔国辅所作诗词之一。 《长信草》,又作《长信宫》、《婕妤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此诗描写了长信宫中的草,每年在忧愁的地方生长。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长信宫中的草,每年在愁苦的地方生长。这些草故意侵占了贵族们留下的足迹,不让人们在玉石铺成的台阶上行走。 这首诗中"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信宫女深深的同情。长信宫中的草,每年都在愁苦的地方生长
诗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译文 江边的枫树叶子已落下,菊花也变成了黄色。无论老少,我们都登上高处,远望着故乡。 注释 - 江边枫落菊花黄:描述了重阳节期间的自然景色,秋天的枫叶已经落下,菊花也凋谢,呈现出一种萧瑟的景象。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季节的变迁。 - 少长登高一望乡:表达了不论年纪大小,大家都聚集在高处一同眺望远方故乡的情景
【注释】 秋近万物肃,况当临水时。 秋季临近,万物凋零,何况是临水的时节呢? 折花赠归客,离绪断荷丝。 折下一枝花送给远行的客人,离别的思绪就像断了的荷花茎。 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 谁说江南水乡的景色永远不变,因为故人的情感在此。 道存过北郭,情极望东菑。 道路尚且存在,情感已经达到了顶点,只能望着东边的田野了。 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 老树象征着故园的意思,鸣蝉声声
注释: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佩无处夸。 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赏析: 《古意》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一位女子的悲苦命运,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表现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无奈的失落感。全诗用典贴切,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王昭君,一个跨越千年的历史人物,她的故事在诗歌中得以流传,她的美貌与才情被世人传颂。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面对月亮时的情绪波动,表达了她内心的哀愁与无奈。月亮的移动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情,而王昭君的坚持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诗中使用了“一”与“不移”形成对比,突显出王昭君坚定而又无奈的情感状态。 "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注释】 渭水,即秦岭北麓的渭河。西别李仑:指与好友告别时的情景。陇右,指陇山以西地区。堠,烽火台。山阴古塞,指甘肃泾川县一带。鸣咽,形容声音凄切。向西流:水流从西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全诗写别离之情,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在陇右长亭;次句点出送别之地是山阴古塞;第三句则由景及情,抒发离愁别绪。末句写流水西流,暗寓着离别之情绵绵不断、无穷无尽。 “渭水西别李仑”
【注释】 1. 西候:指西边的候,即西候使。情何极:情意深长。南冠:古时南方为尊,故称戴南方冠者为“南冠”。怨有馀:怨恨之情深长。梁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名友。好事:喜好女色。不察狱中书:不能了解案情。2. 狱中书:指狱中的文书。 【赏析】 《别董大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全诗前两句写送别,一反常格,直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后两句写别后思念,想象别后的情状。这首诗以送别为题
王昭君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 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描述了汉朝使者的离去和匈奴中的美人(王昭君)独自存在的场景。表达了王昭君虽身处异域他乡,却依然保持着高贵与坚韧的形象。 2. "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描绘了紫台(宫廷)的辽阔与空旷,以及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王昭君在政治斗争中遭受的孤立无援。 -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注释】 玉溆:指水塘,溆,水边;花争发:花开得很多,争着开放;金塘:指池塘。塘水因阳光照射而显得金色。乱流:水流湍急;相逢畏相失:指在湖中相遇后,担心不能长久在一起;并著采莲舟:一起乘坐采莲船;并,一起;著,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采莲的诗,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采莲图,生动地表现了采莲少女们欢快的心情。 首句“玉溆花争发”,描写的是初夏时节,江南一带的荷花盛开,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