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译文】 当年的苏小,家住苕溪的尽头;她一叶扁舟采莲回来的时候,偷偷地羞得鸳鸯飞躲。苹洲蓼岸,花脸难分清,山半倚。风乍起,烟光中,荡漾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我平生为人刚正不阿,从不愿意轻易地沉溺于儿女情长;偶然在溪上相逢,这一份情感又怎能说得完。她把兰花佩饰解下来,不负有情人的期望,金尊斜侧,罗帐底,占尽人间美好。 【注释】 1. 蓦山溪 :词牌名 2. 当年 :从前 3. 苏小 :南朝宋吴兴人
诗句: 黄苞初绽,谁向江头寄。天赋与清香,笑红颜、呈妖逞媚。低垂花面,不与众争妍,春尚未。先群卉。独禀中央气。 何须施巧,点缀芳丛里。只恐暗寻香,误蜂儿、归来故垒。玉纤攀处,金钏色相宜,朔风寒,空雪坠。痛赏休辞醉。 译文: 黄色的花朵刚刚绽放,是谁将它们寄送到江头?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是清新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欣赏。虽然它并不张扬,却自有一番妖娆妩媚。 无需刻意去点缀在花丛中,因为春天还没到来
【注释】 ①蓦山溪:词牌名。②“卵色”句:谓春水碧绿如卵,天幕低垂,如临水的绸绢。③“鱼戏”三句:谓鱼儿在水中嬉戏,似听北里新声。④“追风”三句:形容骑马人如风般迅捷,马蹄踏过高岗,发出万箭齐发之声。⑤“雁落”两句:比喻大雁在寒空中飞翔,好像落在了地上一般。⑥横石:指横卧的岩石。⑦新年:旧历新年。⑧“竞追随”句:竞相追求新的一年里的欢乐事。⑨“谁怜”三句:意谓谁能同情我,使我暂时漫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和重点词语进行分析。如“催花小雨”,是说春雨催发百花,使梅花开放;“靓妆窥鉴”是说女子打扮得十分美丽,偷偷地照镜梳妆;“玉楼十二”,“寒怯铢衣”是说宫女们穿着华丽的服装,身上带着冷气;“绿华仙”,是说她们都是仙女下凡;“腾凤吹”,是说她们的歌声像神凤那样悠扬,能驻留在君王的銮舆中。 【答案】 ①催花小雨,轻把香尘洒。
【注】《蓦山溪·暮秋赏梨花》:这是一首咏物词,借梨花写自己的高洁品格。 【赏析】此词的上片写景:首二句是说“暮秋”时节,正是“清秋杪”,而此时庭院中却袅袅地飘着阵阵花香,使人看到一枝梨花开得格外早,不禁为她的娇嫩、俏丽而暗暗称奇。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也是作者对梅花的一种赞赏。 下片抒情:三、四句写梅,五、六句写人。梅花虽好,但无人赏识,也不免令人感到遗憾,于是便有“更向五侯家”的举动
【诗句】 1. 蓦山溪·早春寿京尹 2. 洪钧转处,都在薰陶内。瑞世得奇才,赞化工,协调和气。雄词健笔,谈笑斡千钧,馀闲手,尹王畿,治行称尤异。 3. 雍容儒雅,早合登高位。天路踏骅骝,看峨冠,羽仪班缀。东风骀荡,王斝酒鳞红,春不老,寿难穷,莫惜今朝醉。 【译文】 洪钧之力转动,万物都在薰陶中。赞美世上的奇异才能,是自然之工。协调和谐之气,雄壮的文辞健笔,在谈笑声中可以左右千钧。闲暇之余
蓦山溪·李次仲诞日 【注释】:李次仲,名不详,生于公元1157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卒于公元1230年(宋度宗咸淳六年)。李次仲是金国著名道士,道教全真派高足。他精于丹法,著有《还阳集》,今存其词一卷。此为李氏诞辰时所作,词调名《蓦山溪》。 【译文】:乌龙云洞,神仙保护红尘之外。金鼎炼丹砂,有仙卿的清修名世。三千功行,活字少人知,松露閟紫烟深,知是聃翁后裔。 【赏析】
【注释】 蓦山溪·其二鉴湖:词牌名。 拨棹(dá zhào):摇起船桨。 极目处、青山缭绕:尽眼望去,四周都是青翠的山峦。 知章:唐代鉴湖隐士陆龟蒙字子美。 风月:指自然的风光和景色。 陶朱:即范蠡,春秋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曾助勾践灭吴复国,又随西施到越国,后隐居于江湖之上,自号“鸱夷子皮”。 烹鲈鳜(guì):用鲈鱼、鳜鱼等做菜。 酌松醪(láo):酌饮松酒。 吟笔千篇扫:写诗作赋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诗中查找与选项相应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 “蓦山溪”是词牌名,又名“碧玉箫”“忆萝月”“碧落黄泉”等。此调以晏殊所作《蓦山溪·咏梅》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另有《蓦山溪慢》《蓦山溪》两体和《蓦山溪·梅花》变体,但格律失其古意,皆不传。该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时,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最后根据内容和思想,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诗歌所处的背景等,进行综合赏析即可。 本诗是一首抒写羁旅思归之情的小令,词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图景:桐叶飘落如同铺在银床上,秋意愈浓,秋风劲吹,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词人触景生情,感叹自己漂泊他乡,不得重用,而家乡的亲人又远隔万里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