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注释】 令节:佳节。怜秋晚:《诗经·小雅·北山》“我思古人,俾无訧兮。谓我后之人,俾无伐兮”中的“訧”与“訑”同音,“訑”有怨恨的意思,这里泛指秋天。雨中尘不到,花里静偏亲:雨天不沾尘土。花丛中静静的显得亲近。霓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根据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诗,描写仙女们飘然下凡、在月宫中起舞的故事。因以名篇。箫:一种吹管乐器。按:依照。鬟(huán):古代女子梳拢头发时用的环形发饰
【注释】 露气澄清晓,:清晨的露水很清。 疏凉足好秋:秋天的天气凉爽得很舒适。 鸟兼霜叶度:鸟和带着霜气的树叶一起飞过。 溪入径花流:溪水流进了小径旁的花丛。 仆懒从辞客:我不羡慕做官的人。 人闲漫倚楼:我闲着的时候常常倚在楼上。 知君有新兴:我知道你很有才华。 吟眺水西头:我在水边远眺。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诗。前四句是送别时写景抒情;后四句是送别时抒己怀,并作结语。 首句“露气”二字
冬日刘平子周献之过访留宿秋兰阁分得壶字 八年不相见,一棹此招呼。 山水情俱远,琴尊兴不孤。 论诗投玉案,把酒对冰壶。 注释: 1. 八年不相见,一棹此招呼 - “八年”可能指从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到现在的时间长,“一棹”指的是船只,“招呼”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邀请。 2. 山水情俱远,琴尊兴不孤 - 这两句表达了尽管他们相隔很远(山水相隔),但仍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如弹琴喝酒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怜君美少年” -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关生年轻貌美的赞美。 2. “况此惬清缘” - “惬”意为满足,这里指因关生的美好而感到心情愉悦。 3. “逸思云山外” - “逸”意指超脱世俗,“云山”指高远的山水,这里形容关生的思绪飘逸于自然之境。 4. “闲情花月前” - “闲情”指悠然自得的心情,“花月”常用来喻指美好时光,此处指在美好的月光下享受悠闲时光。 5.
这首诗是陈时献诸子在夜集问月楼时,诗人即将还山所作的。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高楼秋似水,下榻夜相亲。 - "高楼":指一座高耸的建筑物。 - "秋":秋天,通常与萧瑟、凄凉等情绪相联系。 - "水":比喻秋天的天气或氛围。 - "下榻":在这里指的是住宿下来,即住进这座高楼。 - "夜相亲":夜晚相处得很亲近、很融洽。 2. 徙几见万里,凭虚无一尘。 - "徙几":移动几案,即改变座位。
滴水岩 宝刹白云峰,名泉汇九龙。 经行数丛竹,飞泻出深松。 气肃三秋雨,声含众壑钟。 到来心自远,长啸采芙蓉。 译文: 宝刹坐落在白云之巅,名泉汇聚九龙潭。 我走过几丛竹林,听到瀑布从深处倾泻而下。 空气中带着秋天的清凉,声音里充满了山谷中的钟声。 当我来到这里,心灵自然变得遥远,于是我放声长啸,如同在采摘芙蓉。 注释: 1. 宝刹:佛教寺院。 2. 白云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若问闲居事,春来颇自便。 注释:如果问我在悠闲的家中都做了什么,那春天来了我过得非常自在。 赏析:诗人用轻松的语调,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诗中的“自便”一词,既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宁静。 溪声如昨日,山色入新年。 注释:溪水的流水声就像昨天一样,而山的景色却像是新年里的一般。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登摩星岭是白云绝顶处 - 解释:“摩星岭”指的是位于某地的山峰,“白云绝顶处”则意味着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如同云雾缭绕的顶峰。 - 译文:攀登摩星岭,我到达了云端之上。 - 注释:摩星岭 - 指某个山峰的名字。白云绝顶处 - 形容山峰之高,仿佛在白云之上。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地理位置与环境,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山的向往和敬畏之心。 第二句:绝壁俯群山,登临云雾间
【赏析】此诗为写景之作。 一、首联“壁削双峰陡,庵临万仞遥”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峭壁对峭壁,双峰对万仞,把岩洞写得如飞鸟凌空,似蛟龙腾海,气势恢宏,境界阔大。这两句诗用夸张手法,极言岩洞之奇伟。 二、颔联“俯窗魂屡动,步径石疑摇”两句,写诗人置身岩中,心驰神往的情景。“俯窗魂屡动”,形容岩内景色迷人,令人目不暇接,神思恍惚,仿佛灵魂都飘飘欲飞;“步径石疑摇”
注释: 为何伯韬赠庆伯别三月柳条春,离堂画烛新。 可怜璚树侣,同是沅陵人。 未得花间赏,先伤别后神。 何时过南阮,杯酒一相亲。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第一句“三月柳条春,离堂画烛新”。这是在描绘春天的场景,三月的天气正好,柳条开始发芽,新的画烛也在堂中点燃。这里的“三月”和“新”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