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诗句释义】 1. 词场侠少年:指刘良倩(字子英)年轻时就以才学出众而闻名,他才华横溢,在词坛上颇有建树。 2. 谁在刘生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刘良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在刘宋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的人物。 3. 傲骨世不赏:这里的“傲骨”形容刘良倩的志向远大、性格刚正,而“世不赏”则表示他的这种品质在当时社会中并不被普遍接受。 4. 清才吾独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良倩才华的认可
【解析】 这是写景诗,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野日禅窗白,苍凉秋气开。”“野日”是说野寺中,“禅房”即佛堂,“白”是说天色已晚,“苍凉”是说秋风萧瑟,天气寒冷,所以说“苍凉秋气开”,这两句写景,点明题意,为后面抒情作铺垫;“鹤飞曾不到,仙去几时回。”这两句是说:曾经见到过仙鸟白鹤的,如今却不见了,仙翁何时能回来?这两句是说:自己久等友人不回,心中惆怅。“山碧云多态,天青雁独回
诗句释义: 1. “千峰逋客意”: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追求。这里的“千峰”指的是山,而“逋客”则是指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隐士。 2. “七载卧游心”:描述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他长时间地在山中闲居,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3. “倚杖青霄暮”:描绘了诗人晚年时,在夕阳西下之际,倚靠在山石上,享受着山间的清幽景色。 4. “怀仙琪树林”:表示诗人向往仙人般的生活,他在林间漫步
《滴水岩》 云湿常凝草,苔深故没桥。 玉龙晴不去,珠箔冻初摇。 拂石流逾险,凌风势转骄。 寻源因复上,迢递出青霄。 注释 1. 滴(dié)水岩:水滴落成岩。 2. 云湿、苔深:形容山间云雾缭绕,草木葱郁。 3. 玉龙:指山峰像一条腾空而起的玉龙。 4. 珠箔:指挂在悬崖上的彩色绸缎帷幕。 5. 拂石:指山石被水流冲刷。 6. 凌风:指山峰在狂风中挺拔耸立。 7. 迢递:形容山势高低起伏
晚秋同刘孟骧卢子初李德孚刘良倩家文度诸子宿白云寺分赋 风尘吾自厌,猿鹤遂为群。 一枕到明月,千峰卧白云。 疏钟花里度,清梵夜深闻。 渴向龙泉饮,应留肺腑芬。 【注释】 1. 风尘:指战乱的尘氛。 2. 猿鹤:指流离失所的隐士。 3. 云:这里指寺庙的屋脊。 4. 疏钟:指寺院中的钟声。 5. 清梵:指寺院中的诵经声。 6. 渴:渴望的意思。 7. 龙泉:在今山西太原西十里的西山上
答李伯襄见怀之作 幽居人事懒,怀尔独愁思。 一负芳辰赏,同愆雪夜期。 花明朝日露,柳长别时丝。 不尽怀春意,芳兰可赠谁。 注释: 1. 幽居人事懒:我过着隐居的生活,对世事漠不关心,懒得理会。 2. 怀尔独愁思:你独自忧愁,我思念你。 3. 一负芳辰赏:错过了美好的时光,无法欣赏。 4. 同愆雪夜期:一起错过雪夜的约定。 5. 花明朝日露:花儿在阳光下绽放,露水滋润。 6. 柳长别时丝
宿月溪寄答小开 注释: - 禅床孤月夜,寂寞坐秋光。 - 禅床:佛教徒坐禅时使用的垫子。 - 孤月夜:一个人在夜晚独自坐着,周围只有月亮。 - 寂寞:孤独、冷清。 - 坐秋光:在秋天的月光下坐着。 - 伴榻云如水,开帘山满堂。 - 伴榻:陪坐在床边(榻)。 - 云如水:像水一样流动,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开帘:推开帘子。 - 山满堂:满堂都是山,形容景象宏大。 - 雨花晴自散,清籁夜偏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分析‘……’的手法”,然后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语言等,最后总结概括即可。本诗首联“连宵苦积雨,昨日且轻雷”。诗人描写了连续几天的大雨,昨天还有轻微的雷声。这两句写冬日里阴云密布,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营造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颔联“水阔蛟龙怒,天长鸿雁哀。”诗人以夸张的手法
见新月 月色久不见,朦胧此夜悬。 清光如有待,纤影自堪怜。 玉笛朱门里,春灯紫陌前。 邀欢正须汝,好为照琼筵。 译文: 长久不见的月色在这夜晚再次出现,月光朦胧,悬挂在天空中。 月亮的光芒似乎期待着什么,它的倩影显得如此可怜。 在朱红色的门里吹响了玉笛,在紫色的小路上点亮了春天的灯笼。 邀请欢乐的时刻需要你的存在,希望你照亮那华丽的宴席。 注释: - 见新月:指看到月亮初升。 - 月色久不见
【注释】 归山独鸟迟:独自返回山林的鸟儿,飞得很迟。归山:回到山林。“独”是“只有”。 倦飞还就啄:疲倦的鸟儿回来找食吃。 欲宿更呼群:想休息却呼唤同伴一起栖息。 片影依山月,孤鸣入暮云:一只鸟的影子斜倚在山月之下,孤独地发出鸣叫,声音飘荡进黄昏的云层。 旧巢应不负:旧窝应该不辜负它。 密树暝难分:密集的树林在黄昏时变得模糊,难以分辨。 三匝声逾切,无劳送客闻:连续盘旋了三圈之后,声音愈加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