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场侠少年,谁在刘生前。
傲骨世不赏,清才吾独怜。
松为稽子韵,兰是楚人篇。
终合乘风起,高名日月边。

【诗句释义】

  1. 词场侠少年:指刘良倩(字子英)年轻时就以才学出众而闻名,他才华横溢,在词坛上颇有建树。
  2. 谁在刘生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刘良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在刘宋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的人物。
  3. 傲骨世不赏:这里的“傲骨”形容刘良倩的志向远大、性格刚正,而“世不赏”则表示他的这种品质在当时社会中并不被普遍接受。
  4. 清才吾独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良倩才华的认可,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己才能的谦虚态度。
  5. 松为稽子韵:指的是以松柏之姿比喻刘良倩的坚韧不屈,如同松柏一样不畏严寒,挺拔向上。
  6. 兰是楚人篇:这里的“兰”象征高洁,而“楚人篇”则意味着刘良倩的才华如楚辞般高洁脱俗。
  7. 终合乘风起:意味着刘良倩最终将像乘着风一样崛起,展现出卓越的风采。
  8. 高名日月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良倩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赞誉,希望他能像太阳和月亮那样照耀四方,成为后世楷模。

【译文】
词场中的侠义少年,是谁在刘宋代就已经声名显赫?
他的傲骨世人难以欣赏,但我却对他充满敬意。
他的诗作如同松柏一般坚贞,楚辞般的高洁。
最终他将乘风而起,其高洁之名照耀日月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刘良倩的佳作,通过对他的才华、品格及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首句直接点明刘良倩的才学出众,他在词坛上的名气早已如雷贯耳。接下来的三句,则是对他傲骨难移、不为世俗所动的性格特征的描绘。诗人通过“傲骨”和“世不赏”这样的字眼,巧妙地传达出他对刘良倩的赞赏之情以及对他才华的认可。

中间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刘良倩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他用“松为稽子韵”来比喻刘良倩的坚韧不屈,而用“兰是楚人篇”来赞美他的才华高洁。这两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了诗意,让人读后印象深刻。最后两句,诗人以“终合乘风起”和“高名日月边”来表达对刘良倩未来成就的肯定和祝福。这两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刘良倩的深厚感情,也寄托了他对刘良倩未来光明前途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刘良倩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其人品和未来的期盼。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得以一窥诗人的才情与胸怀,感受到他对朋友深深的敬重与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