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削双峰陡,庵临万仞遥。
俯窗魂屡动,步径石疑摇。
人迹谁堪下,山灵气日骄。
岩花与涧草,随意碧萧萧。
【赏析】此诗为写景之作。
一、首联“壁削双峰陡,庵临万仞遥”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峭壁对峭壁,双峰对万仞,把岩洞写得如飞鸟凌空,似蛟龙腾海,气势恢宏,境界阔大。这两句诗用夸张手法,极言岩洞之奇伟。
二、颔联“俯窗魂屡动,步径石疑摇”两句,写诗人置身岩中,心驰神往的情景。“俯窗魂屡动”,形容岩内景色迷人,令人目不暇接,神思恍惚,仿佛灵魂都飘飘欲飞;“步径石疑摇”,则描绘诗人在山间小道上行走时,那被风吹得颤动不定的石头,仿佛要随风而去,使人产生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
三、颈联“人迹谁堪下,山灵气日骄”两句,写岩洞深处幽静的环境。“人迹谁堪下”,指人迹罕到的深山幽谷,更显得神秘莫测;“山灵气日骄”,则是指山中的神灵与日月争辉,使日月都黯然失色,更加显示出山中之奇。
四、尾联“岩花与涧草,随意碧萧萧”两句,写诗人观赏岩中花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之美。“岩花”指岩壁上的花,“涧草”指的是山下的草。诗人置身于岩洞之中,欣赏着这些野花和山草,它们随风摇曳,绿意盎然,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里的“随意”二字,既表现了花草的生长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自在。
【注释】合掌岩: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北麓。双峰:指两座山峰。遥:遥远。俯窗:靠近窗户。魂:心神。石:指岩石。人迹:人类活动的痕迹。谁堪下:谁敢下来。山灵:指山林中的神灵。日:太阳。萧萧: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