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原德)
诗句 1. 方图展佳趣,二客空山游。 注释:刚刚展开图画就展现出优美的情趣,我和两位朋友在空山中游玩。 2. 峰回石路转,籁息林壑幽。 注释:山峰环绕,石路蜿蜒,山林深处显得幽静无声。 3. 断崖锁烟萝,阴涧鸣琳球。 注释:陡峭的断崖上覆盖着烟雾般的萝藤,阴深的山洞里发出如同琳琅宝石般的声响。 4. 担头空翠湿,屐齿苔痕留。 注释:走在担子前的路上,四周是湿润的绿意
诗句 1. 天昏雨方密: 天色昏暗,雨点密集落下,暗示着天气阴沉。 2. 悄悄幽窗寂: 窗户静静地关闭,四周寂静无声,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就枕已成梦: 作者躺在床上已经入睡,进入了梦想之中。 4. 雨声犹未息: 尽管已经入梦,但雨声仍在耳边回响,让人难以入睡。 5. 觉来气愈爽: 醒来后感觉空气更加清新,可能是因为外面的雨水带来的凉爽。 6. 风细木叶响: 微风吹过,树叶随风沙沙作响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丘氏节孝传》,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丘氏姑嫂节孝行为的赞赏和敬仰之情。诗中的关键词包括“节孝”、“姑嫂”、“赴水”、“舍母弃夫”等,下面分别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注释: - 节孝:指遵守道德规范和孝顺长辈的行为。 - 姑嫂:这里指的是姑母和嫂嫂。 - 赴水:指在危难时刻选择牺牲自己以保护他人。 - 舍母弃夫:指放弃母亲和丈夫,这是一种极端的牺牲行为。 - 不死必为凶寇得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 【注释】:嗟:感叹。承:接受。佳惠:美好的恩惠。多:很多。周:周到。 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 【注释】:况:况且。珠玉句:比喻优美的诗句。珠玉:比喻珍珠和宝玉,这里代指精美的诗篇。清:清纯。江水秋:用江水秋天的清澈比喻诗句的清纯。 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 【注释】:譬:打比方。嘉禾:指优良的庄稼。稂莠:泛指杂草,比喻不良的品行。田畴:田野。 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朋友的,表达了他对好友南村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南村有良友,因之徙吾宅。 南村:即杜甫的朋友,名字不详。 良友:好朋友。 徙吾宅:迁居到我家。 2. 从此往来易,可以穷朝夕。 往来:指与朋友之间的交往。 朝夕:白天和夜晚,形容时间短暂。 3. 力行富道德,庶几免人役。 力行:努力实践。 富道德: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庶几:差不多的意思。 人役:被征召去做苦役。 4.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下面是每句的翻译及注释: 1. 儿生三岁母即亡,母心恋儿魂悲伤。 - 儿子出生时只有三岁,母亲就去世了。母亲内心非常想念儿子,她的魂魄也因此感到悲伤。 2. 儿在童蒙浑不觉,母魂恻恻时护防。 - 儿子虽然还处于婴儿时期,但母亲已经无法察觉他的哭声。每当他哭泣,母亲的魂魄就会紧紧地守护着他。 3. 日居月诸儿渐长,始有知觉动思想。 -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逐渐长大
【解析】 此诗是张籍在天宝末年(753—760)所作,时年五十一岁。诗人送别友人去江南任官,作此诗寄赠。全诗八句四联,第一联写江阴的景色;第二联写友人赴任的情景;第三联写江阴的山色和水景;第四联写江阴的风物人情;第五联用典,赞颂友人为政清廉;第六联写江阴的自然景观和当地百姓的欢欣之情;第七联写友人赴任后的美好前景:第八联写友人离京还乡的希望。 【答案】 首联“胜景接湖海”,点出江阴地处湖海之间
诗句翻译 1 金台惜别:指在金台(古代地名,今陕西榆林附近)送别。 2. 玉河堤上杨花飞:比喻时间流逝如杨花般迅速。 3. 玉河堤外客西归:形容离别之情,客人即将离开。 4. 晚色苍苍惨别恨:天色已晚,更增添了别离的哀愁。 5. 东风荡荡吹征衣:风中传来阵阵东风,似乎也在为离别送行。 6. 昔君从父凉州谪:昔日你因父亲之故被贬到凉州。 7. 回首家山邈胡越:回首故乡,与家乡相隔遥远。 8.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关键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即可。此题要求赏析诗歌内容,首先应抓住诗眼,即诗中最有特点、最富有感情色彩的字眼,这是分析诗歌语言的关键所在。本题中“耿耿不能寐”是诗眼,是全诗的核心,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地方,所以赏析时可以围绕“耿耿不能寐”进行赏析。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译文】 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安于命运的安排,何必再犹豫彷徨? 家乡有仁爱淳朴的风俗民情,我现在已选定了居所。 只希望能静享安宁与长寿,建一所房屋背靠匡庐。 相邻只有几户人家,也可以形成乡村聚落。 转眼又是一年更替,耕种的土地已经可以耕种。 勤勤恳恳从事农作,不敢推辞辛劳和辛苦。 虽然生计艰难但还可以维持,浊酒一杯也是可以的。 不要嫌往来次数太少,不能让朋友之间疏离。 开怀畅饮聚会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