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生三岁母即亡,母心恋儿魂悲伤。
儿在童蒙浑不觉,母魂恻恻时护防。
日居月诸儿渐长,始有知觉动思想。
愀然问爷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
母有魂,儿有身,幽明无路得相亲。
母向梦中见儿语,儿初不识母酸辛。
觉来问爷惊所见,儿说形容爷与辨。
衣裳总是没时穿,音容不异存日恋。
儿知是母顿欲绝,五内崩摧泪成血。
毁形便若初丧时,饘粥一御哀情切。
嗟哉卫氏孝且纯,古有曾参亦可伦。
天性由来非矫作,风俗如此宁不淳。
人生何幸父母存,恬不为养独何心。
视此安能不汗恧,抚卷因成孝子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下面是每句的翻译及注释:
- 儿生三岁母即亡,母心恋儿魂悲伤。
- 儿子出生时只有三岁,母亲就去世了。母亲内心非常想念儿子,她的魂魄也因此感到悲伤。
- 儿在童蒙浑不觉,母魂恻恻时护防。
- 儿子虽然还处于婴儿时期,但母亲已经无法察觉他的哭声。每当他哭泣,母亲的魂魄就会紧紧地守护着他。
- 日居月诸儿渐长,始有知觉动思想。
-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
- 愀然问爷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
- 当孩子突然问道“爷爷、妈妈不在家了”,孩子因为思念而泪流满面,心中感到迷茫和恍惚。
- 母有魂,儿有身,幽明无路得相亲。
- 虽然母子阴阳相隔,但他们的灵魂却能相互感应。
- 母向梦中见儿语,儿初不识母酸辛。
- 母亲在梦中见到了儿子的身影,但儿子一开始并不懂得母亲内心的酸楚与辛苦。
- 觉来问爷惊所见,儿说形容爷与辨。
- 当醒来后询问父亲关于梦境的事情,父亲描述得很详细,以至于儿子能够辨认出来。
- 衣裳总是没时穿,音容不异存日恋。
- 母亲穿着的衣服都是没有的时候穿的,她的声音容貌都像生前一样。
- 儿知是母顿欲绝,五内崩摧泪成血。
- 当儿子意识到这一切只是梦的时候,他的内心崩溃了,泪水如血一般流淌下来。
- 毁形便若初丧时,饘粥一御哀情切。
- 当儿子知道这一切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就像刚刚失去父母时一样,他只能用稀粥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
- 嗟哉卫氏孝且纯,古有曾参亦可伦。
- 感叹卫家的孝道如此纯厚,古代的曾参也是值得效仿的榜样。
- 天性由来非矫作,风俗如此宁不淳。
- 人的天性不应该被矫饰,如果这样的风俗不淳朴,那真是悲哀。
- 人生何幸父母存,恬不为养独何心。
- 人生最幸运的事就是父母还在,但如果自己不去努力照顾他们,那又何必呢?
- 视此安能不汗恧,抚卷因成孝子吟。
- 看到这样的情景,怎么能不感到羞愧呢?因此我写下这首《孝子吟》,以此来勉励自己要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