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诗句1: 开帘示晷欹,剪花金刀冷。 译文注释: - 诗名:《吴女词三章》 - 诗句:开帘示晷欹,剪花金刀冷。 - 译文:打开窗帘向太阳展示时间的倾斜,用剪刀剪下花朵,感觉那金刀的触感冰冷。 - 赏析: - 此句描绘了女子在特定时刻的行为,通过动作展示了她的心情和状态,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诗句2: 脉脉情转深,谁牵辘轳绠。 译文注释: - 诗名:《吴女词三章》 - 诗句
注释:半个月闭户不与朋友们来往,中午吃饭都成了鸟儿的恩惠。狂风卷起高江的浪花打在岸边,雪压湿突烟囱没有烟升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的第一句“半月闭门友朋绝”,表达了诗人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由于闭门不出而使得朋友之间断绝往来的状态。第二句“过午下食鸟雀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饥饿中,鸟儿们可怜他的处境。第三句“风狂高江浪打岸”
注释:冻云遮蔽了天空,阳光漏出一点黄光,没有光芒,野客被冻僵了。急忙跑进南村去找春天的信息,但只见到梅花凋零,不见诗的狂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严冬景色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冷而萧索的画面。首句“冻云漏日黄无光”,以冷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阴冷、荒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野客”这一形象比喻自己,表达了在严寒中挣扎的艰难。“急走南村觅春信”一句
班嫮妤的《纨扇歌》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和深深的哀怨。下面将结合原文进行逐一赏析: 1. 诗句解析: - 纨扇歌初歇:此句描绘了新裂的齐国丝绢,如同皎洁的霜雪,洁白无瑕。象征了少女纯洁美好的形象。 - 开帘草又新:描述的是打开帘幕时,看到新生的草叶,象征着新的开始或生机勃勃的景象。 - 如何双燕子:以“双燕”喻指宫中的两位妃子
【注释】 采莲曲二章:指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有《采莲曲》,共二首,此为其中的第二首。 越女: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颜如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和歌行:唱和歌曲。 晚风:傍晚的微风。 乍(zhà)相识:刚刚认识。 棹(záo):划船工具,船桨。 莲叶中:水中的荷叶间。 【赏析】 这首诗是写采莲时遇见一位美女,并由此而引起的种种联想和感慨。 “越女”句:说这位女子长得美若天仙
【注释】 雉子曲二章:指汉乐府《雉子班》曲调。雉(zhì,雉鸡):野鸡。行:行列。饮啄:饮食饮水,觅食寻草。酬:应和。四座:指宾客满座。沉沉:形容宾客饮酒声震天。 【赏析】 《雉子班》,即《雉子歌》。据《古今注》卷下记载:“《雉子班》者,楚怀王游于云梦,有神雀衔竹冠以遗王,王大喜,遂为《雉子之歌》。”此诗是模仿《雉子歌》的体裁写的。 上句写鸟雀双双相求,鸣叫相答;下句写饮啄山林,雌雄相和
注释: 燕尾剪空寒,花苞才小吐。 - 燕尾剪空寒:燕子尾巴剪裁后显得更加寒冷。 - 花苞才小吐:花朵刚刚绽放出来。 - 吟成春恨词:吟诵成了春天的怨恨之辞。 - 隔窗教鹦鹉:隔着窗户让鹦鹉教她说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首句“燕尾剪空寒”,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尾部的剪影在寒冷中若隐若现的景象。次句“花苞才小吐”,则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刚绽放出来的娇嫩景象。接下来“吟成春恨词”
注释:莲叶翻乱,红色的莲花在水面上摇曳,正是在若耶溪畔采莲。 愿见隔溪上的姑娘,对坐斗眉绿,相互对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诗人以莲叶、红莲为画布,将若耶溪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通过描写采莲者与对面姑娘的眼神交流,展现了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气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注释与译文: - “解所佩日本小剑”:取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小剑。 - “遗殷近夫作公莫舞”:送给殷近夫作为纪念,劝他不要跳舞。 2. 赏析: - 第一句“解所佩日本小剑”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偶然发现了这把日本小剑,并决定将其赠予殷近夫。 -
注释: 家在银塘住,微茫隔烟雾。家在银塘,形容家乡的景色如银般明亮,烟雾弥漫中隐约可见。微茫隔烟雾,描绘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春水新生偶没篙,鸭嘴岸崩人不渡。春天的水波荡漾,偶尔会淹没船桨。岸边像鸭子一样翘起,但人却无法渡河。描述了春天水涨时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问船尽日澹无归,拥衣夜宿青汀露。一整天都在寻找船只回家,夜晚在青草地上露宿。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和无奈。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