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雉子曲二章 花叶正田田,雉子行哺雏。锦翚覆满身,相顾还相呼。 圣人在位民用和,只今四海无网罗。注释: 雉子:即雉鸡,一种野鸡。行:行走。雉子曲二章:即《雉子歌》的二章。田田:形容草木茂盛。雉子:即雉鸡,一种野鸡。行:行走。行哺雏:指小雉鸟在母雉鸟的哺育下成长着。 锦翚(kuān)覆满身:形容色彩艳丽。翚,古代的一种彩羽鸟,这里代指五彩缤纷的羽毛。相顾还相呼:指小雉与母雉相互看顾,并彼此呼唤。
注释: 倦倦林中鸟,羽毛随所依。 风霜太酸苦,肯念身不肥。 赏析: 此诗描写了林中的鸟儿在风雨中飞翔的情景。"倦倦"形容鸟儿飞得疲倦,"羽随所依"则形象地描绘出鸟儿在树林里自由翱翔的自在状态。而"肯念身不肥"则是鸟儿对自身状况的一种自嘲,它知道自己的身体并不算强壮,但是依然能够坚韧地生存下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注释】 环溪钓处:指钓鱼台。陈宪佥:即陈宪,字宪卿,号宪庵,明末福建长乐人。明代名臣、学者,官至兵部右侍郎,因直言进谏被革职为民。后流落江湖,寄食于渔家。 长乐山:在福建省福州市东郊。山水:形容山峰秀丽。闽中:指福建地区。雄:雄伟壮观。北来:向北而来。巃嵷(jùn péng):山峰重叠,高峻险拔的样子。发源:水流开始的地方。深莫极:水流深远无边无际。环绕:环绕着。却与诸山逢
【译文】 当窗织锦字,抛梭声咿哑。 阿弟不肯闲,拆我牵牛花。 【注释】 1. 当窗:对着窗户。2. 织锦字:织女织的锦字。3. 阿弟:弟弟(小名)。4. 牵牛花:七夕时牛郎织女相会时所折的花。5. 不肯闲:不愿意闲着。 【赏析】 此诗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描写织女织锦时的情景,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全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自君之出矣 冷暖何所依,但见箧中衣 译文: 自从你离开后,天气变得如此无常,我无处寻求温暖。 我无法见到你,只能通过你留下的衣物来感受你的存在。 注释: 1. 冷暖何所依: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爱人离去后的孤独和无助感。"冷暖"指的是天气的寒冷与炎热变化无常,"何所依"则意味着没有依靠或慰藉。整个句子传达了诗人对爱人离别后生活的艰辛。 2. 但见箧中衣:这里的“箧”是古代用来存放衣物的箱子
诗句释义: 1. 帘幕闭重重:描述的是皇宫中厚重的帘幕。重重,形容帘幕非常厚重,给人一种压抑、封闭的感觉。 2. 六宫春已暮:指皇帝的六个后宫(六宫)中的春天已经结束。春已暮,春天结束了,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衰败或结束。 3. 金梭万丈丝:形容织布时用的巨大金梭和万丈长的丝线。万丈丝,形容丝线很长。 4. 不挽杨花住:意思是不让杨花停留在这里,即不要让它们停留在宫中。挽,挽留、留住
【解析】 “驱车复驱车”一句,写诗人驱车而归。“起拂车上露”句,写车行露上,月光映照在车上。“愿作车后尘”句,写诗人希望化为车轮下的尘埃。“逐君车轮去”句,写诗人愿随君王的车轮而去。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忠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答案】 (1)驱车复驱车 驱车:指乘车回家。 复:又 驱车复驱车:再次驾车回家。 起拂车上露:指月光照在马车上。 拂:照 车上:指马车 (2)愿作车后尘 愿
注释:有酒又有酒,饯行到河桥。离别之情难以排解,风吹乱道旁的树木。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有酒复有酒”,言其情之浓。第二句“饯子河梁路”,言其饯别之急。第三句“离情不可整”,言其离别之难解。最后一句“风乱道旁树”,以风动道旁树木来比喻离别之情。全诗语言朴素,但感情深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纵笔二首:即《题李凝幽居》。 细雨年华冉冉:小雨细细如烟,年华渐行渐远。 高江:指长江上游的高峡江。这里泛指高处。木叶青青:树叶郁郁葱葱。 万事付钓竿手:把一切世事都交给钓鱼的双手。 种鱼经:种鱼经是一本介绍养鱼方法的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解】 郎:指女子的丈夫。竹堋口、柳𤲬:都是地名。竹堋口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柳𤲬在今四川省宜宾市。 【赏析】 《长干行二首(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所作组诗作品。全篇写一位独处空闺的思妇,对远方的情郎牵肠挂肚,望眼欲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一个思念恋人的女子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人觉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诗语言浅显,风格质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