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 春日南轩下,数花梅已香。 疏枝通月色,淡影接溪光。 忽忽小诗就,悠悠孤兴长。 会须怜独立,对坐领年芳。 注释: -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南边的小阁楼下梅花已经开放,我与朋友对饮直到天色将晚。 - 春日南轩下,数花梅已香:在这充满春天气息的南边的阁楼下面,梅花已经盛开了。 - 疏枝通月色,淡影接溪光:梅花的枝条清晰可见,月光透过树枝洒下来,淡淡的影子映在小溪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目为《饮惠宪副北屏别墅》。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对酒清溪上,闻歌杳霭间。 注释1:清溪,清澈的溪水,指惠宪副北屏别墅旁的一条小溪。 注释2:杳霭,形容声音细微、难以听辨。 译文:在清澈的溪边,举杯饮酒,耳边传来歌声渺茫如烟如雾。 竹光酣晚日,云影动秋山。 注释:酣,这里指太阳光线透过树叶照在竹枝上。 译文:竹影映照着夕阳,云雾缭绕中的山峰仿佛也在活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少谷平生友,青云半载离。 - 注释:少谷,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郑继之;平生友,表示多年的老朋友;青云半载,意味着朋友在官场上待了半年之久。 -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2. 岂忘吴地客,不寄雁门诗。 - 注释:吴地,指代作者家乡吴地;客,指代诗人自己;雁门诗,可能是指写给友人的信或诗
这首诗是诗人卜筑苕溪之上,幽居生活自得其乐。杜陵(今陕西长安)的杜牧现在避祸迁居,庞安时喜迁新居,诗人以草帽、蓑衣相赠。 “卜筑苕溪上,幽居景自赊。”卜筑,筑屋定居。苕溪,水名,在浙江绍兴。幽居,指隐居山林。 “杜陵今避地,庞老喜移家。”杜陵,即杜牧,避地,逃避灾难或避难。庞安时,唐代诗人、文学家,善书法,好山水。 “石榻青霞满,山樽白月斜。”石榻,指石制的卧具。青霞,指山间的朝霞。石榻青霞满
【注释】 西风:秋风。天末:天空的尽头。少微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即“心宿”,古人常用来比喻君王。燃藜火:用藜草茎秆做的灯。犹指读书时燃藜照明。《晋书·顾欢传》:“尝行道遇一老翁,饥甚,欢取犬肉与之,食尽乃去。及夜归,以藜为灯,发而照之,见有人影在地,惊惧,以为魅也。”藤树樾(yuè):树木的阴凉处。草堂:杜甫曾居长安城南浣花溪畔的草堂,此处借指隐居之所。涕泗零:流泪不止,泪水如雨。
【诗句释义】 1. 初日浮高树:初升的太阳映照在高树上。 2. 清鸥散浅沙:清澈的鸥鸟飞散在浅滩上。 3. 挂帆湖水上:船帆挂在湖面上。 4. 闻笛野渔家:听到远处传来笛声,是渔人吹奏的。 5. 岸坼菰蒲合:岸上生长的菰蒲开始收缩、合并。 6. 云迷山郭斜:云雾笼罩着山城,显得有些倾斜。 7. 芳洲动幽兴:美丽的小洲引发了我的深深兴趣。 8. 自起采蘋花:自己起身去采摘蘋花。 【译文】 早晨
【诗句释义】 1. 去去草堂远,怀人藜杖过。去去,形容行走匆忙。藜杖,用藜草做的拐杖。怀人,思念的人。 2. 青林散山霭,翠壁吹江波。青林,青山。散,散开。山霭,山林中的雾气。翠壁,绿色的崖壁。吹,风吹。江波,江水波纹。 3. 竹里鸠声切,吟边野兴多。竹里,竹林中。鸠声切,鸠鸟的叫声急促而短促。吟边,作诗的地方。野兴多,野外的乐趣很多。 4. 相看皆道气,白日卧云萝。相看,互相看着。道气
观鱼 步屧石池上,观鱼坐短蒲。翻萍银拨刺,吹浪雪模糊。 沙白云光净,日斜岛屿孤。濠梁相对处,吾亦偶忘吾。 译文: 我踏着石阶走到水池边,坐在短蒲上观赏鱼儿游动。水花飞溅,仿佛是银梭搅动着水面;浪花涌动,又像雪花在水面上飘舞。阳光照耀下的池水清澈透明,云霞映照下的湖面一片洁净明亮。随着太阳慢慢西下,湖中小岛上的景物显得更加孤寂。站在濠梁桥上,遥望对岸,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有时候,我也会在此刻
【解析】 此诗为作者隐居后所作,表达了诗人退隐后的悠闲自得和对世事的淡然处之。 浩啸:大声呼啸。 竹林间:竹林之间。 湖水湾:湖边水湾。 晚花馀色净:傍晚时分花朵的残余色彩也显得干净。 双鹤照衣闲:有两只白鹤在衣服上嬉戏。 用拙思深隐:以拙朴的诗文来表达深沉的思想。 时危惭独还(xī):在危险的时候惭愧地独自归来。 狂歌聊自得(yǎn):放声歌唱来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 随意弄潺湲(chán
注释: 1. 别浦渔歌近:在靠近别浦的地方,渔夫的歌声越来越近。 2. 临流水槛开:站在流水旁边的栏杆打开。 3. 主人时杖屦:主人经常拄着拐杖。 4. 斜日在莓苔:夕阳斜照在莓苔上。 5. 沙净新篁出:沙子干净,竹子从沙中生长出来。 6. 亭幽群鸟来:亭子幽深,鸟儿飞来。 7. 习池风景异:习池的风景与其他地方不同。 8. 葛强陪:葛强在这里作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