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注释】 谒:拜见。孤山林和靖处士祠:林和靖即林逋,北宋杭州钱塘人,字君复,世称“林和靖”,以隐逸闻名。和靖居处幽雅,种梅养鹤,自号梅妻鹤子。宋太宗曾赐谥号“和靖先生”。他一生不慕名利,隐居西湖孤山。 【赏析】 此诗为颂扬林逋隐逸生活的佳作。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共28字,结构匀整。前两句写诗人与林逋的交往,点明其身份地位;第三、四句赞颂林逋文章高洁,山水有声;后两句赞美林逋的人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宿归云庵 独坐山中寺,境闲真意存。 瓦灯燃石壁,松叶暗柴门。 夜久无群动,诗成偶自言。 上方钟意早,山月落前轩。 注释:独自坐在山中的寺庙里,周围环境清静,真意留存心中。点燃了瓦制的油灯,照亮了石壁上的佛像,松树的叶子也映照在柴门上。夜晚过去很久了,没有其他动物的动静,我随意地写下了这首诗,偶然间自己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山上的钟声比往常要早一些
越女起新浴,亭亭立晚凉。 波明吊清影,露冷荐瑶觞。 与月还同调,无人只自芳。 永言老南浦,愿不嫁东皇。 诗句释义 越女起新浴 - 越: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南方或江南地区。 - 女:指的是女子。 - 起新浴:开始新的沐浴,强调一种新鲜感或变化。 亭亭立晚凉 - 亭亭:形容女子站立时优雅的姿态。 - 立晚凉:在傍晚时分站立,感受凉爽的氛围。 波明吊清影 - 波明:水面上的反光明亮。 -
【注释】 对面:指面对面。意不尽:言不尽意。 别襟:离别的衣襟。 江湖:指水边或湖边,这里泛指江河湖泊。浮树杪:飘浮在树枝上。 鹳鹤:即鹳鸟,一种水禽,栖息于湿地。秋阴:秋天阴暗的天空,常用来比喻政治上的黑暗和腐败。 群盗(dào):盗贼、土匪。多难:多灾多难。 尧舜:古代圣王,这里代指贤明的君主。格君心:使君王之心归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东卿入京为官的关切之情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忆昔云中士,括囊秘命修:回想当年在云中的仙人,他秘密地学习道术。括囊,封闭的意思。秘命,秘密的本领。 於菟驮醉影,老剑伴清游:那些凶猛的虎豹驮着醉态的身影,我带着那柄老剑在清幽的环境中游玩。于菟,指老虎,古代传说中一种猛兽。驮,驮载。 绝火毛三伐,饮泉月一抔:断绝了火种的三处山头,喝的是泉水,月亮下只有一把土。绝火、饮泉都是隐居生活的写照。毛三伐,指传说中的三座名山
【注释】: 霁:天晴。烟火:指炊烟。微:稀疏。长天下远水:指远处的天空和远处的水,即远景与近景。积雾带岩扉:指云雾缭绕着山岩的门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写景细腻,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全诗以“晚霁”为题,描绘了一幅晚雨初晴后宁静美丽的农村图。 前两句写雨过天晴,晚霞映照下,村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林可见。 第三句写一径小路两旁牛羊进入村庄,孤零零的村舍周围桑树稀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夜起煮茶: - 注释:夜晚起床煮茶。 - 译文:在夜里醒来煮茶。 2. 碎擘月团细: - 注释:形容茶饼被切碎成小颗粒。 - 译文:茶饼被切成小块。 3. 分灯来夜缸: - 注释:把灯放到夜壶(即烧水的容器)里。 - 译文:将灯光放入夜壶中。 4. 瓦铛然野竹: - 注释:用瓦锅烹煮,用的是野生竹子的火。 - 译文:用瓦锅烹煮,使用的是野外生长的竹子。 5.
渔父 在野的平地之上,铺上了席子, 中流之处风力微。 江花迎着太阳显得格外清亮, 沙滩上的鸟儿背帆飞去。 黄帽为渔父,青钱买钓矶。 只今鸥社里,投老愿无违。 注释: 1. 野平于席:野外的平地上铺上席子。 2. 中流风力微:中流处风力微弱。 3. 江花迎日净:江边的花朵迎着阳光显得更加洁净。 4. 沙鸟背帆飞:沙滩上的鸟儿背着帆飞翔。 5. 黄帽为渔父:戴黄色帽子的人是渔夫。 6. 青钱买钓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语言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先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意。“听泉坐厓石”一句是写诗人静坐听泉的情态;“来洗人间烦”两句是说这泉水能消除人世间烦恼;“调高元自得”一句是写听泉的境界;“道在却谁言”是说道理不在言辞而在行动上;“归路不知晚,还看白鸟翻”是写诗人回家的情景。 【答案】 译文:我静静地坐着听那山涧的泉水,它冲刷着尘世的烦恼
癸酉年六月望夜,与施邦直同舟游览西湖,途经六桥抵达望湖亭乘月登孤山,拜会了和靖处士的墓地。 向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南屏路,相携而上前往钓鱼台。 山上的山根,晴天时也湿漉漉的;湖面上,到了夜晚就难以见到明亮的月亮了。 月光下仍能吹响笛子,而鸥鸟群却躲避着洗过酒的酒杯。 我前来寻找林处士,希望他地下有知,能听到我的思念之情。 注释: - 癸酉: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向晚:傍晚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