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注释】 施郡丞:指施州知州,见龙归滇:施州知州施闰章的侄子施闰章曾游云南,见龙川山水之胜,归后作《龙川记》,故称施州为龙川。 【赏析】 此诗是送施闰章赴任云南施州的四绝诗之一。 前两句写施闰章赴云南途中经过蜀地,世路崎岖,蜀道难行,阶前舞罢筑诗坛。蜀地险峻,道路艰险,诗人用“世路崎岖”概括了四川地区的复杂形势,用“蜀道”,则把四川地区的复杂形势具体化了。“阶前舞罢”是说施闰章刚从京城回到成都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与分析。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赏析”,所以答题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注意不要答非所问。 本首诗为送别诗,写送别的情境、送别的心情以及送别后的祝愿。 其一,从“友生强起出山林”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友人即将出仕,而自己却要留在山林中,这种离别是难舍难分的。 其二,“百年不尽思亲泪”,“万里长悬恋主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其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最后进行赏析。此题注意从“江上东风柳色新”“片帆如驶度归人”中可以看出送别诗的特点;“八千里外昌黎路,琴剑驰驱一骑尘”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
无题五言绝四首 谁谓人情薄,一词且万章。 蔡伦如可作,生意自洋洋。 注释如下: - 谁谓人情薄:谁说人之间的情感很浅薄?薄,在这里指“浅薄”。 - 一词且万章:一句话就能表达很多思想或情感。一,表示“一个”;且,连词;万章,即“万言”,这里形容言语丰富。 - 蔡伦如可作:如果蔡伦(古代的造纸工匠)也能写作的话。蔡伦,历史上著名的造纸工,此处以他的形象比喻文人。 - 生意自洋洋:生意盎然
七夕雨德进欲枉草堂不果以二绝见贻依韵呈政其一 注释:七月乘槎访戴时,柴门风雨骤成丝。莫非吾道宜藏拙,无许人间得问奇。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七月乘槎访戴时”,描绘了诗人在七月这个特殊的日子,乘坐木筏去探寻戴天师的故事。而“柴门风雨骤成丝”,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坐在柴门下,感受着风雨带来的丝丝寒意
【注释】 1. 豆盛:豆子成熟的样子。 2. 不彻:饭食不完的样子。 3. 朝朝一味豆:每天吃豆子。 4. 尔能偶乎:你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呢。 5. 谢不敏:我谢不敏解,是说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 6. 四绝:这是一首四句诗的标题,四句诗。 【赏析】 夏仲园在豆田里丰收,每天都能吃到成熟的豆子,他希望儿子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写了这首诗给他儿子。 第一句“朝朝一味豆”
《无题五言绝四首·日落荒山远》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其中包含的诗句如下: - 日落荒山远:描述太阳落山时,荒山显得遥远而寂静。 - 仓皇避虎狼:形象地描绘了因恐惧而急忙躲避老虎和狼的场景。 - 更闻狐假虎:通过比喻,表达了在困境中,狐狸借助老虎之力来欺压他人。 - 流涕贾生狂:借用汉朝贾谊的故事,形容因悲伤或愤怒而流泪的情形。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注释,可以深入理解其意境与情感
无题五言绝四首 民力艰虞甚,征求已竭脂。 江湖成惨淡,何处一枝栖。 注释: - 民力艰虞甚:形容民众的生活困苦,忧虑重重。 - 征求已竭脂:征召已经耗尽了国家的财力和物力。 - 江湖成惨淡:形容江湖之间充满了悲凉的气息。 - 何处一枝栖:哪里有一个栖息之地可以依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民众的困境和国家的状况,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是杜甫对朋友李司勋在人日时所作诗歌的回应。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望,然后描述了自己与兄弟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志向。最后,诗人表示愿意隐居山间,过上宁静的生活。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次韵寄答李司勋人日之作 - 次韵:这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模仿前人的诗歌风格进行创作。 - 寄答:这里的“答”指的是回复、应答的意思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念庵上人小影》,全诗共四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 有念非忘念:有念头,不是忘记的念头,意指有所思念,并非忘记。 - 如观未是观:如同观看,又不是真正的观看。这里比喻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观察,而是要深入理解其本质。 - 从兹捐色相:从此抛弃世间的名利和物质享受。色相,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名誉、财富、地位等。 - 明月长阑干:明月照在高高的栏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