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译文 秋日的景致显得寂寞而遥远,我感叹自己流离在外无法回家。五月的时候因为一封信件,我便离开家乡远行。年老体衰使我变得畏缩,不敢过于亲近,以免被认为笨拙;我的病痛让我变得更加懒惰,以至于失去了往日的专注与热情。尽管江山美景让人陶醉,但世事无常如同浮云一般,难以捉摸和控制。只要庭院中生长着兰花和蕙草,我就无需忧虑白发会增添更多。 注释 1. 秋日拟归故乡:秋天时,作者计划回到故乡。 2.
横江吴丈以诗求和答之江湖满地一溪津,巾栉随时冬复春。 辟草莱开三径路,举杓尊属几闲人。 背城屋破山连榻,钓石溪清影蘸云。 却喜鱼笺慰岑寂,调高疑在郢中闻。 注释: 横江:指长江。横江吴丈,即吴子华。 巾栉:指妇女的梳妆用具。 辟草莱:开辟草莱,引伸为开拓、整治之意。开三径:陶潜《五柳先生传》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之句,意谓居所虽陋,但环境优美,可以辟草栽花。三径
明妃,即王昭君的别号,她曾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和平作出贡献。此诗用韵咏明妃,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 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第一行:“将军万户总婴儿” - “将军”:这里指的是王昭君的丈夫——匈奴呼韩邪单于,他被封为“贤公”,并拥有万户之邑。 - “万户”:古代一种封赏,表示极高的地位和财富。 - “总婴儿”:这里可能是指呼韩邪单于年幼时被立为太子,后来成为一代雄主。 第二行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拜访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官里桃开客集门,芬叶同忆静中村。 - "官里":指的是官府所在地,即官场。"桃开":春天到来,桃花盛开,通常代表美好的时光。"客集门":形容官员家中聚集了很多客人。 - "芬叶同忆静中村":这里的"芬叶"可能是指桃花,也可能是其他象征美好事物的词语。"静中村":指一个宁静的村落,可能寓意着内心的平静或简朴的生活方式。
【诗句解释】 1. 炎暑和韵:这是诗题,表明这是一首以“炎暑”为主题的诗歌。 2. 五月烦蒸奈尔多:意思是说炎热的五月让人感到厌烦和困扰。 3. 云头焰焰火峰峨: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火焰般燃烧,山峦如同被点燃的火焰一般高耸。 4. 日侵矮屋吟依竹:意思是太阳光照射到低矮的房屋上,诗人在房内吟诵诗词并依靠着竹子。 5. 风蔽低垣坐剪萝:意思是风吹过低矮的墙壁,诗人坐在那里修剪着萝藤。 6.
诗句注释与译文: - 诗句:雨暗铜驼泪满巾,千峰戎马万家贫。婴儿坝上成何事,豺虎山中亦易驯。 - 译文:雨幕笼罩着铜驼,我满巾流泪;千座山峰战马奔腾,无数家庭贫困。在坝上,这些婴儿成了何事?在豺虎出没的山中,也变得容易驯服。 关键词解析: 1. 雨暗铜驼泪满巾: - “雨暗”形容天气阴暗,暗示战争或灾难的背景。 - “铜驼”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常用来象征帝王或贵族的生活。 -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他字廷秀,吉州人,曾任荆、湘、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权直阁院等职。他的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语言浅近通俗,构思独特新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唐书》说他“论事无所回护,持身不苟合,不附权贵,故数废”,《宋史》评价他“平生于书无所不读,随事有诗作,喜作短歌,皆清新妩丽,脱去凡陋”。 译文: 我的弟弟在湖中划着船并排而行观赏 曾经在华溪系过小船,品尝着银丝鲙鲤鱼
【注释】 屏南:地名。杨使君:杨某的官职。归隐:隐居。红紫:比喻繁华景象。千山:指很多山。出送迟:形容路途遥远,送行的人迟迟不离开。穿云仙骑渺难羁:仙人骑着马穿过云层,难以羁绊。可堪:堪堪;差一点。冰檗操:指坚贞不屈的品质。无右:指没有更好的选择。尤复雌黄口浪疵:更况且是女子用笔,容易产生错误。雌黄:一种矿物,黄色的,古代用作写字涂改之用。雄黄:一种矿物,白色或微黄色的,古人以为可以辟邪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 到眼风光画不成,谢家琼玉倚芳庭。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 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 注释: - "到眼风光":形容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画,但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出来。 - "谢家琼玉":指美丽的女子或事物,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或珍贵物品的精致。 - "倚芳庭":在美丽的庭院中,形容人或事物的优美和优雅。 -
注释 病觉侵寻已不支,犹从案牍问疮痍。 黄堂爵未论官贵,白版扉同作士时。 报称徒勤鬓已改,乞休虽切愿多遗。 西风薤露声何恶,歌向斜阳满路悲。 赏析 《挽戚鳌峰太守》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悼念,后四句写送别。这首诗表达了对戚鳌峰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