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赏析】 王建诗多反映民间疾苦,此作即是。诗以“不遇”二字统率全篇,抒写了羁旅愁怀。首二句写频年飘泊,客居他乡。“频年”指多年,言其久在异乡。“飘梗”,飘荡的树枝,比喻飘泊无定。“各天涯”,谓四处漂泊不定,天各一方。“见月”即“见月思乡”,是说诗人夜不能寐,仰望长空皓月,思念故乡。“夜月霜天不见家”是说因月而引起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庄上独题青凤竹”,“庄上”,指自己住所所在的村庄;“题青凤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题王宗伯赠常太学帷幄节侠奇游册》。诗的译文如下: 怜君节侠亦奇哉,且喜公孙阁正开。 汗漫一身长去国,逍遥万事且衔杯。 扶危已展聊城策,作赋堪怜邺下才。 行矣自珍还自爱,黄金目下满燕台。 注释解释: 1. 怜君节侠亦奇哉:怜(怜惜),表示敬重;节侠,指有节操、讲侠义的人。 2. 且喜公孙阁正开:公孙阁,这里代指公孙龙,战国时期赵国人,善于辩论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是唐代诗人。诗中描绘了七星岩的自然美景和游人的心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十年不到此岩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到这里了”。这里的“隈”是指山的侧面,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到这个山的侧面了”。 第二句:“岩畔烟霞暗复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山的旁边,烟雾缭绕,景色渐渐展开”。这里的“烟霞”可以理解为山的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欧阳南室及其作品的赞美和期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蜀水流分水贝长,名家屈指重欧阳。 - 释义:蜀水流经的地域广阔,水流分成许多支流。在众多名家中,我特别看重欧阳修。 - 译文:蜀江的水流入了无数河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分水河,而在这众多名流之中,我最尊敬欧阳修。 2. 书藏万卷云连栋,赋就三星雪满堂。 - 释义:欧阳先生家中藏书万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积累能力,重点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赋”“皓”“皎”“须臾”。 【答案】 夜泊牛渚怀古①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静寄子由① 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② 李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③ 苏轼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④ 李清照
丙寅日游杨氏塘归途得邓尚虎招饮并示诗教步韵 山川佳气郁葱开,景入灵辰上翠嵬。 览胜却从杨子去,招邀又见邓侯催。 注释: 1. 山川佳气:指山中的灵气、美景等。 2. 景入灵辰:景色如同进入了美好的时间或空间。 3. 杨子:古代地名,这里指杨氏塘。 4. 邓侯:指诗人的朋友邓尚虎。 5. 竹叶:一种酒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酒名。 6. 梅花:一种花,常在冬天盛开。 7. 阳春:春天的别称。 赏析: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第一句“斗牛屏列鹤山朝”,写天门山的景色。牛斗两星,在南斗六星中排列成屏障状。 第二句“天绕庄村眷亦饶”,描写牛斗环绕着村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之情。
立春时节得到谢宗吉的书信询问我星岩的事情,因为我未能如期到达而失约了。因此赋此诗以寄寓怀念之情。 旧时的约定在星岩驾彩虹,漫游时却被秋风阻遏。 忽然惊觉庾岭的梅花都变成了白色,才知道陶渊明的金宝树也红得发紫。 美好的诗歌已经得到了皇上的赏识,破旧的皮衣也相信能遇到阮籍一样的人。 近年来我拿着剑去朝见天子,津头有路可以通到长安。 注释: 1. 立春时节: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雨水、惊蛰为止为春季。
新营 几年烽火暗尘惊,此日新开保障营。 李父棠阴垂日永,潘郎莲幕肃风清。 喜看三害乡关去,再见单车渤海平。 自此士民歌盛德,于今无复虎纵横。 注释: 1. 几年烽火暗尘惊 - 形容过去几年内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尘土飞扬。 2. 此日新开保障营 - 指在此时新建了一处保障营地,用于防御外敌或战争。 3. 李父棠阴垂日永 - 描述李家父子在树荫下享受宁静的下午时光。棠阴,即树木的阴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求考生把握全诗的意境美,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来分析。如“紫电光”、“秋风八月”是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致,“预知柳染宫袍绿”,“且看词赋动长杨”是说梁氏兄弟在参加殿试时,已经预先知道会中状元。“名高翰苑君家事”是说他们的名声已很高,在翰林院很出名。“业见先朝有大梁”是指他的事业有成。 【答案】 译文: 年少才华如同紫色闪电划破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