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末元初,随军南行时所作。当时元兵大举南侵,宋室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首联:“险隘郎团里,迢递大坑山。” “险隘”指地理条件恶劣,“郎团里”为地名,“迢递”形容山高路长,大坑山地势险峻,路途遥远。诗人从地理形势的角度出发,描绘了这一地区地势的险要和道路的艰难。 颔联:“可怜兴王地,不在深谷间。” 这里所说的“兴王地”
【注释】 经:通过。 岭山:指险峻的山岭。经,过。 陟(zhì):登高。 鸟道:险要的山路。 羊肠:曲折盘旋的小路。纡,回旋。 肩:肩膀。赪:红色。古代以红为信。此指鲜血。 屦(jù):古代的一种鞋,形似两瓣合缝。啮(niè):咬。这里指磨破皮。 欹(qī)崖:倾斜的山崖。 农屋:农家住房。梯(tī):梯子。层巘(yǎn):重重叠叠的山崖。 舂碓(chōngduì):舂米用的石臼。水倾槽
四月二日因公出诣城隍庙行香同高判簿郑长司黄广文及儒士钟子常坐庙门之下观一邑境内之溪山喜而有作 我来到这个县城,仅仅十个月过去了。 县庭纷聚讼,好怀那得舒。 自春已逾夏,光景过隙驹。 人生百年间,何为事区区。 今晨偶公出,庙门坐斯须。 山光列图画,树声杂笙竽。 欣然乐闲适,不受凡俗拘。 吟眸豁无际,群峰环四隅。 愧匪廊庙器,亦非山泽臞。 自甘牛刀试,民瘼何由苏。 所期岁丰稔,忧时嗟术疏。
这是一首描绘锅岭风光和历史的诗歌。 诗句: -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 慨古怀斯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形、波光、龙井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葛圣公祠的敬仰之情。 过葛圣公祠 山形似飞鹅,下浴碧浔水。 波光湛潭心,沙痕露洲觜。 龙井神物藏,祷旱致霖雨。 地灵钟石神,林深啸山鬼。 思昔炎汉末,黄巾遍寰宇。 负乘敢窃攘,稔恶肆奸宄。 葛姥亦何贤,辟地来兹处。 至今千载馀,厚德人所与。 松风响哀弦,天籁咽悲语。 乡民重遗爱,祠庙俯溪渚。 春秋严祠飨,揭虔奠芳醑。 云散山青青,神游向何许。
留方坑 兹行滞积雨,连日留方坑。 棕榈每多茂,鹧鸪时自鸣。 山深气犹冷,云暝岚不晴。 年饥艰米食,尊空少醪倾。 严刑禁侵渔,何由慰民情。 应惭居抚字,报政当称平。 注释: 留方坑:地名或地点的指代。 兹行滞积雨:这趟旅途遭遇了连绵不断的阴雨。 连日留方坑:连续几天都在方坑停留。 棕榈每多茂,鹧鸪时自鸣:棕榈树茂盛生长,鹧鸪鸟时常发出叫声。 山深气犹冷,云暝岚不晴:山中空气依然寒冷
和吕德昭春日游问政二十韵 仙人居住在白云深处,山重水复更显幽深。 仙家已化为双飞的白鸟,只留下九节杖作为传宗接代的象征。 石函中藏着神仙的秘诀,宝剑锋利可以斩断毒龙之锋。 这里的风景胜似华阳洞,山峰高耸直插云霄。 寻求真道何处可寻,学习隐逸之情在这里更加钟情。 阮肇留下了仙人的故事,刘晨寻找仙人旧踪。 佩戴着青玉镂空的装饰品,丹砂炼制出紫色金箔般的精华。 能够用法术驯服猛虎
【注释】1、初度:指二十岁。2、怡怡:愉快的样子。3、怡觞:以酒祝寿。4、二弟:指次子和三子。5、陨涕:落泪。6、鞠育恩:抚养教育之恩。7、微名误举保,出宰山水乡:因微小的名声而被授予官职,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去做官。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作者任地方官期间。诗中抒发了作者对父母的眷恋之情,对弟弟们的怀念,以及自己仕途不顺的苦闷和无奈。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韵律和谐。
【译文】 峻岭何峥嵘,羊肠纡九曲。 涧沙水漾金,石壁泉泻玉。 行人若蚁缘,巢居同鸟宿。 石欹疑触头,路窄不容足。 民生乐康阜,为政赖守牧。 当今尧舜君,终化顽嚚俗。 【注释】 1. 过九曲岭:经过九曲岭。 2. 峻岭何岧峣:高大的山岭多么高耸入云。岧峣,高峻的样子。 3. 羊肠纡九曲:弯曲曲折如同羊肠小路,形容道路狭窄曲折。 4. 涧沙水漾金:涧中的水波荡漾,如同金色一般。 5. 石壁泉泻玉
四月二日因公出诣城隍庙行香同高判簿郑长司黄广文及儒士钟子常坐庙门之下观一邑境内之溪山喜而有作 偶坐古庙垣,趁此公事馀。 偶而坐在古庙的围墙上,趁着公务之余的时间。 因得雅怀适,更喜吟眸舒。 于是感到心情舒畅,更加喜欢吟诵眼睛舒适。 遐思山谷士,皎皎同白驹。 遥想山谷中隐居的士人,他们的清白与白驹相似。 形迹脱物外,声名播中区。 他们的行为超然物外,声誉传遍了整个地区。 自知志有在,凡欲无所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