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龙
次良乡观米仲诏宪长所移奇石 塔洼村北野草荒,草间突兀孤云苍。 欲行不行气若郁,将雨未雨天无光。 云是米家凿山出,百步千人移数日。 到此踌躇不肯前,秦鞭无技楚力诎。 大木纵横倒一林,相为枕藉岁年深。 或需天手妙神用,或眷山祇萌故心。 我与之言叱之起,几时得渡浑河水。 㟏岈空洞宿阴霆,鲸脊鳌簪立奇鬼。 主人好礼尊石公,神物亦岂甘牢笼。 不如就此树高阁,居处日对飞来峰。 【注释】 1. 次良乡:地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筛选,确定正确的答案。 “独夜”,是写景抒情的。从“深锁”二字看,这楼台一定是在深夜才开放的,而此时又是阴雨蒙蒙,烟暗水寒。“何处是”,是说楼台虽美,却不知所处何方。“烟”“雨”二字,写出了楼台的幽静、凄清,以及作者孤寂的心情。“花动风枝犬吠声”,是说楼台虽美,但人迹罕至,只有风吹动花朵摇曳
【注释】 1. 捣练子:词牌名。 2. 春别:春天的离别。 3. 欲去:要离开。 4. 逡巡:徘徊不进的样子。 5. 雨禁风:形容春日和煦,天气暖和得连雨都禁止了。 6. 桥上飞花:指柳絮随风飘飞。 7. 桥下水:指溪水。 8. 断肠人:形容伤情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怀人的小令。词的上片写送别的场面,下片写离后的思念,全篇充满了离愁别绪。首两句“才欲去,且逡巡”,是说刚想起身离去
【注释】 偶作:即偶然作。 偶:偶尔。 山中:指山里的溪水。 涧底:涧的底部。 寒泉:寒冷的水泉。 谷口:山谷的入口或出口。 无人行:没有人行走。 岭头:岭顶的上面。 明月上:月亮升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山中夜晚的景象。首句“山中春雪消”,写出了春天来临,山上的积雪消融了。第二句“涧底寒泉响”,描述了泉水在涧底潺潺流动的声音。第三句“谷口无人行”
注释:风揽帆阴,乱法幢,山悬塔影坠吴江。白鸥惯听横塘曲,来往翻飞自一双。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首句以“风揽帆阴”开篇,描绘出湖面上的风浪,仿佛在揽取帆影。接着,以“山悬塔影坠吴江”来描绘远处的山峦和江水的倒影,形成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第三句“白鸥惯听横塘曲”,描绘出白鸥在水边悠闲地游弋的情景。最后一句“来往翻飞自一双”
【注释】 老:指年老。隐居:隐士,即不与世俗往来的人。 空山里:空旷的山中,形容偏僻、幽静的地方。 穷交:没有交往的朋友。 柴门:用树枝、木片等编成的门框,简陋而朴素。 麋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首句写自己独居荒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朋友交往;二句写自己的贫贱之交已经断绝,连那些老朋友也早已不在人世;三句写自己独处深山的孤寂,四句写山林景色,风吹草长
牂柯路 苦雨风凄凄,顽云堕恶溪。 警柝响画堡,束薪防夜蹊。 路从虎穴出,家愧鹿门携。 仆夫欣涉水,一洗没胫泥。 译文: 在牂柯的路上,我独自前行,雨水和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凄凉的景象。乌云密布,仿佛要坠落到那个恶溪中。 远处的城堡在风中响起了警报,我赶紧捆好柴火,准备在夜晚走这条路。 我走过了危险的地方,但我不敢回头,因为我没有带足够的钱财,也不敢回家。 但是幸运的是我的仆人很高兴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史沧如携琴过访:这句描述了史沧如带着琴来访的情况。史沧如是作者的朋友,他的来访给作者带来了欢乐。 2. 樱桃花开山雨红:描述了樱桃花开的季节,以及随后的山雨将樱桃染成了红色,增添了诗的意境和色彩。 3. 有客乘舟云水东:这里的“有客”指的是史沧如,他乘坐船只在云水的西边向东航行,暗示了一种旅行或者离别的氛围。 4. 舟空只余三尺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以及对应的注释和赏析: 译文 我住在空山中,窗前满是白云飘荡。 有树常年摇曳,花也茂盛地生长。 城市生活太喧嚣,难以久居,日夜都短暂。 卖药背驴行江湖,歌声飘远,远离尘世纷扰。 夕阳沉落深涧底,春天的泥土温暖而舒适。 注释 - 吾庐:我的家。 - 山中:在空山中。 - 户牖:门户、窗户。 - 白云满:窗外满是白云。 - 谡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首先需要对整首诗进行翻译。 早过邹滕(注释):早晨经过邹滕。 微月隔云照(注释):月亮被云遮住。 行将东曙拂(注释):将要在东方的曙光中消失。 细细雨光动(注释):细雨像闪光一样在移动。 霏霏舆梦入(注释):像轻雾一样的车灯映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