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寥落山家处处稀,寻幽陟巘马行迟。 注释:在山中四处可见的农家房屋很少,寻找幽美的地方攀登山峰使马行走缓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王屋山上人烟稀少、景色宜人的画面。"寥落"一词描绘了山家人家少,突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之感。"寻幽陟巘马行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和欣赏之情。 满溪红叶沉秋水,半岭霜棉吐夕晖。
【诗句】 1. 蓟门烟树:指蓟门附近的景色,包括山、树、雾等。 2. 石门相对一川平:石门相对,指的是两座山峰或石崖相对立,一川平,即一片平原。 3. 嘉树依依接凤城:嘉树,美丽的树木;依依,形容树木的枝叶繁茂,随风轻摇;凤城,凤凰之城,这里代指北京。 4. 密绕溪村云未敛:溪村,小溪边的村庄;密绕,形容云雾缭绕;未敛,尚未散去。 5. 半遮山寺雨初晴:半遮,形容云雾遮住了部分山寺;初晴,刚放晴
【诗句注释】 霜根:指红叶的根部,因为霜降之后才出现红色。独占先:在众多植物中独领风骚。晚秋残绿变红鲜:指红叶在晚秋季节由绿色变为红色。胭脂腻染婵娟女:形容红叶如同女子脸上的胭脂一样艳丽。金醴浓薰绰约仙:指红叶如同仙女般婀娜多姿。入水忽惊丹伏鼎:指红叶在水面上飘荡时犹如红色的鼎器被突然惊扰。向阳还讶火生烟:指红叶在阳光下显得如火焰般炽烈。秋光宛似春光好:指秋天的景象仿佛春天一样美丽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首联写玉京瑶岛春色;颔联写琼岛秀色与祥云;颈联写瑞景频绕万年柯;尾联写出岫霖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题要求赏析诗句。 【答案】 “昨夜东风海上过”,昨夜东风从海上吹来,这一句写出了玉京琼岛春天到来的景象。春风拂动着万物,使琼岛显得分外美丽,生机盎然。“玉京瑶岛”即指琼岛,是作者所赞美的对象。 “数峰秀色分金碧,满谷祥云绚绮罗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诗人在长安时,友人汤自新被任命为永和令。“羡君初拜九天恩”,“九天”即皇帝。诗人羡慕汤自新的高升,并对其前程充满希望。 【答案】 译文:羡慕你刚刚接受了皇帝的恩宠,铜墨之官喜气洋洋。一路的山峦迎接着你的马车,二陵的雨润湿了你的尘世。你的花封旧有唐风厚重,政绩应该如汉吏循规。我也会入朝为官一定日,伫望你的名誉达于皇城。赏析:此诗是送别之作
这首诗是寄给襄陵的丁广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风雪匆匆老岁华,往来三宿广文家。 风雪匆匆地匆匆地老去了岁月,我往返了三次才来到广文家。 名香泛霭薰瑶席,书烛分光照紫霞。 香气弥漫着笼罩在华丽的席上,明亮的烛火在照耀着紫色的霞光。 别路迥惊汾水远,离情长绕晋山斜。 离别的路上远远地惊动了汾水,离别的情意深深地缠绕着晋山。 多君凤穴风流在,拟向鹓班次第夸。
【解析】 “西复东”,指在长安、洛阳之间辗转,意谓多次被遣。“明诏”,即皇帝的诏书。“河朔”,黄河以北地区,代称故乡。“舆榇还家”,是说运棺材回乡安葬。“鸰原”,《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墙,外御其务。”诗中“棠棣之华”句,言兄弟和睦如棠棣之花,后以喻兄弟友爱。“鸰原千里远”,指兄弟分离,各奔东西,相距遥远。“棠萼两枝浓”,比喻兄弟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天宠”,上天的恩泽。“焚黄拜祖宗”
【注释】 ①黄门:指宦官。北趋朝:北朝拜见皇帝。②天恩:天子的恩泽。下九霄:形容恩宠高极,如九天一样不可测度。③燕市酒:指燕京市场上的酒。④潞河艘:指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到北京的船舶。⑤蟢子:蝗虫。占应近:预示蝗虫即将来临。⑥灯花:元宵节时,放灯笼时,灯蕊结出像花一样的火苗,称做“灯花”。⑦轩尧:唐玄宗的年号(713-756)。⑧两京:指唐朝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宏治化:治理得大好。⑨轩尧
卢沟晓月 一曲清流绕帝畿,宿云收尽曙光微。 疏星尚照离离影,残月犹涵淡淡晖。 霜滑石桥征铎响,风清沙渚塞鸿飞。 经行并觉尘埃尽,多少清光上客衣。 注释:卢沟晓月是指卢沟桥的早晨月亮,卢沟桥是北京著名景点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定河上。此诗描绘了卢沟晓月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感受。第一句描述卢沟桥上的河流环绕着京城,夜晚的云彩已经消失殆尽,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出现。第二句通过对比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仙家岛屿环绕瀛洲,一镜波澄淡霭收。 影浸玉楼先得月,光铺翠簟早生秋。 九霄气接银河迥,万顷风行雪浪浮。 自是此中涵帝泽,年年长向世间流。 注释如下: 1. 神州八景:指中国古代八大名胜。 2. 太液池:古代帝王宫苑中的湖泊,位于今北京北海公园内。 3.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位于渤海之滨。 4. 一镜波澄淡霭收:形容湖水清澈如镜,将周围的雾气都映入水中。 5. 影浸玉楼先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