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
蕊黄色的花朵如同被露珠沾湿一般,秋天的气息从心底透出。 燕子支(燕子)般的细枝上点点雨珠点缀,仿佛给梢头抹上了胭脂。 厌鬓一枝鲜(厌倦),花红月又圆(月圆如盘)。 携来香满袖(带着香气满身),昼静微吟候(在静静的黄昏中等待)。 白发自风流(自己的头发自然飘逸),好花长聚头(美好的花总是常在眼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
菩萨蛮六首 其一 社风正值中和节,故园天末无消息。 归梦柳丝丝,水乡春浅时。 年华愁易谢,又报春分也。 记得绮窗前,玉箫新燕天。 注释:社风即农历二月二日的东风。中和节是农历二月二日,所以称社风正值中和节。故园天末指故乡的天空。归梦柳丝丝指思乡的梦境,梦中看见柳树的枝条细长如丝。水乡春浅时指江南春天的水乡,因为春天来得晚,所以水边的风景显得有些凋零。年华愁易谢指青春易逝,容易衰老
望江南六首 其六 清明忆,来往鉴湖中。 笠影轻衫红杏雨,茶烟小艇绿蘋风。 回首恁匆匆。 注释:在清明节的时候怀念,来回在绍兴鉴湖中。 笠子的影子轻轻的,穿着红色的衣裳,在杏花飘落的雨中行走;茶香和烟雾在小船上飘荡,绿色的水草随着微风摇曳。 回想起来,你总是匆匆忙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清明时节,回忆起与友人在鉴湖中的一次相遇和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鹧鸪天五首其四 秋后山阴事事宜,湖山清瘦最宜诗。 白蘋风细分渔火,红树烟疏飐酒旗。 菱卦错,蓼滩欹,放船偏爱夕阳迟。 江村雁到黄花满,正是人家打稻时。 注释与译文 注释 1. 秋后:指秋天之后的时间或季节。 2. 山阴: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3. 事宜:适宜。 4. 湖山:指湖泊和周围的山峦。 5. 清瘦:形容景色清新而略带萧条。 6. 白蘋:指白色的浮萍。 7. 风细:微风轻轻
【注释】 ①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②领略:领会。 ③赚人:使人。 ④吹得客愁浓:指东风吹得我思乡的愁绪更加浓重。 ⑤东风又别侬:意思是说,你和春风一起走了。 ⑥眉痕春未泄:意思是说我的愁苦还没有完全泄露出来,还藏在脸上。 ⑦落花:这里指春天将要结束的花。 ⑧怜惜:爱护、怜爱。 【赏析】 这首词是写离情别绪。上片以景语起,“年来领略东风意”,是说自从离家以来,对东风的感触特别多
阮郎归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踏青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句“陌头长忆踏青期”,诗人回忆起了以前在陌头(即田野边)与朋友们一起踏青的日子,那时的场景、人物以及心情都历历在目
【诗句解释】 渔家傲:词牌名。 东望山阴何处是:向东望去,山阴在哪里?山阴,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两年转侧干戈里:两年来,战火连天,四处奔波。转侧,指四处奔走。干戈,指战争。 夜夜梦归家万里:每晚都梦见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柯溪涘,柴门白发携兄弟:柯溪的岸边,柴门边,满头白发的兄弟拉着手。柯溪,水名,在今浙江绍兴柯桥一带。柴门,用树枝、草等编成的简陋的门。白发,头发变白。携兄弟
诗句如下: 屏山莺劝寻春驾,窥窗绮日眉初画。 注释:屏风上的山鸟在劝诱人们寻找春天的到来,透过窗户看到阳光明媚,美人的眉毛刚刚画过。 译文:屏风上的山鸟在劝诱人们寻找春天的到来,透过窗户看到阳光明媚,美人的眉毛刚刚画过。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通过屏风山鸟和阳光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通过美人眉毛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柯山东道,埭上人家临水好。 曲曲朱栏,低映垂杨几转湾。 陈湾丁港,小艇时时乘月上。 十里吹箫,直度烟波晾网桥。 译文: 在柯山的东边,有条通往东方的道路,路上有个村庄,那里的人居住在水中。他们的房子前面是长长的朱红色的栏杆,它低低地弯曲着,仿佛在轻轻摇晃。那里的居民喜欢在河边散步,欣赏垂柳的美丽景色。 丁湾是个小港口,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坐船出行。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乘坐小船,带着灯笼
注释: 1. 春风人面桃花树,春江直送行人去。 2. 花落又经秋,有人长倚楼。 3. 归舟争认得。 4. 家住清潭侧。 5. 潭水隔年春,桃花仍傍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菩萨蛮·其二》中的第三首。诗的前三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行人离去的景象;第四句和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桃花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