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人面桃花树,春江直送行人去。
花落又经秋,有人长倚楼。
归舟争认得。
家住清潭侧。
潭水隔年春,桃花仍傍人。
注释:
- 春风人面桃花树,春江直送行人去。
- 花落又经秋,有人长倚楼。
- 归舟争认得。
- 家住清潭侧。
- 潭水隔年春,桃花仍傍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菩萨蛮·其二》中的第三首。诗的前三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行人离去的景象;第四句和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桃花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春风人面桃花树,春江直送行人去。
花落又经秋,有人长倚楼。
归舟争认得。
家住清潭侧。
潭水隔年春,桃花仍傍人。
注释:
【注释】 (1)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十首,即《浣溪沙》的变体。“十”是虚数,不是实数。 (2)罥户:指挂在门上或窗上的蛛网。蛛罗镂细尘:指蜘蛛结网时留下的细丝灰尘。 (3)红栏:红色的栏杆。流莺:即流黄莺、黄莺。 (4)暮雨玉箫声:傍晚时分,如玉箫般婉转的雨声。玉箫,乐器,用玉石制成的管乐器。 (5)柳絮:柳树的种子。惯飞:习惯于随风飘荡。连日暖:连续好几天都很温暖。 (6)桃花娇助晴
侧侧轻寒搞臂纱,梳妆才妥上香车。 小红帘外即天涯。 憔悴一春常惜别,归来燕赖问桃花。 日长何况更思家。 注释: 1. 侧侧轻寒搞臂纱 - “侧侧”形容风的轻柔,“轻寒”说明天气微凉;“搞臂纱”指轻轻摇晃着手臂,像是要穿过薄纱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拂过的景象。 2. 梳妆才妥上香车 - “梳妆”指的是整理妆容,“才妥”表示刚刚完成,而“上香车”则暗示准备乘车去往某个地方,可能是一种出行的准备。
诗句: 睡燕炉香袅午丝,碾茶声里卷帘迟。 译文: 在炉火旁睡着的燕子和袅袅升起的香烟,碾茶的声音中缓缓地拉开窗帘。 注释: 1. 睡燕:指在炉火旁熟睡的燕子。2. 炉香袅:指的是在炉边燃烧的香味。3. 午丝:指的是中午时分的光线。4. 碾茶:指用碾子磨碎茶叶。5. 卷帘迟:指打开窗户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日常生活的小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诗人通过炉火旁的燕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分析概括。 “浣溪沙”是唐教坊曲名,调见《乐府诗集·歌辞一》入“大石调”。《花间集》有《浣溪沙》十首。李珣的《浣溪沙》多写闺中情思,以绮丽的语言,委婉细腻地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其词多以艳情为题材,风格绮丽,情意缠绵。本篇为其中之一。 第一、二句:“暖日纱窗倦绣天,绣床闲伴玉狸眠。”
下面是对这首《浣溪沙》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原文: 画格屏山六扇齐,妆成凝坐只弹棋。绣檀熏罢又添衣。 蝴蝶自来还自去,蔷薇架上日频移。一春长是翠眉低。 译文: 画格屏风上,排列着整齐的六扇画格,她梳妆完毕,静静地坐着,只忙着下围棋。香炉中的香料已经燃尽,她又开始添衣服。 蝴蝶从窗口飞进飞出,像往常一样,在蔷薇架上忙碌地移动。春天里,她总是低头沉思,似乎心事重重。 赏析:
诗句释义 1 正消魂、故园烽火,天涯犹惜春晚。:正在因家乡战乱而感到极度悲痛和失落之时,春天的傍晚仍然让人感到珍惜。烽火象征着家乡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忧虑。 2. 客怀无赖寻花醉,寂寞自来僧院。:由于思乡之痛,诗人寻找着可以让自己沉醉的东西(可能是酒),但最终发现这种寻求只是徒劳。在僧院中,孤独与寂寞相伴。 3. 禅榻畔,但破帽、茸衫留得高阳伴。:在僧人的禅床上
浣溪沙十首 其六 手叠红笺报玉郎,日长无那理残妆。 恹恹瘦损过时光。 镜槛花沾螺篆重,绣帘风逗燕泥香。 干卿甚事费思量。 注释: 1.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小庭花”、“秋娘青”、“谢秋娘”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2. 其六:指《浣溪沙》组词中的第六首。 3. 手叠红笺报玉郎:用手把写满字的红色纸张叠好,交给心爱的男子。 4. 无那:没有法可想(无可奈何)。
浣溪沙十首 其三 凤尾香罗薄几重, 柳绵一搭绣床东。 并肩人语玉钗风。 粉指印匀笙叶碧,口脂吹上笛衣红。 一年春过梦游中。 【注释】: 1. 凤尾香罗:用香丝线织成的薄纱罗。2. 薄几重:薄薄的几层。3. 柳绵一搭:柳絮像棉絮一样堆叠在一起。4. 绣床东:绣花床上的西边。5. 并肩人语:两个人并排坐着说话。6. 玉钗风:形容女子头上的玉钗随风摇曳。7. 粉指印匀:手指沾着胭脂,轻轻印在笙叶上
【注释】 摸鱼儿:又名《惜春令》,唐教坊曲。以柳永的名作为调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甚匆匆:十分匆忙地。 一年春老:一年的春天已经结束了。 海棠开遍琳宇:红艳的海棠花遍布整个院落。琳宇,指华丽的庭院。 广庭:宽阔的庭院。十亩:一顷,约等于六十亩。 红霞队:红色的云彩。交倚:相互依傍。翠帘珠户:翠色的帘幕和珍珠般的门户。 金尊银烛:金杯和银烛,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画栏断处
诗句: 睡起慵教贴翠钿,日长啼鸟奈何天。 译文: 醒来懒得梳妆打扮,日头升得高了,鸟儿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注释: ①翠钿:古代妇女的首饰,指女子的装饰品。②奈何天:怎么这么烦人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早晨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句解读 第1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的水面或景象,"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中国"表示长江贯穿整个中国。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它对中国的影响。 第2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注释: "莽苍苍"形容词,描述烟雾和雨气的朦胧状态。"龟蛇锁"指的是龟山和蛇山像锁链一样把长江锁住。 - 赏析: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注释】: 菩萨蛮 和远山见怀原韵梧声夜促他乡客。干戈满路天涯窄。 把臂问投林。空阶凋绿阴。 菰羹村酿美。好钓秋江水。 枫落布帆收。渔歌何处悠。 赏析: 《菩萨蛮·和远山见怀原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夜深时,在异乡听到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下片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与友人一起赏月、钓鱼的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如下: 尹鹗的《菩萨蛮 其三》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锦带约桑钩。 连钱嘶日暮。 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 罗敷自有夫。 2. 翻译: 绣带缠绕着桑树的钓钩, 连钱在黄昏时分嘶鸣, 一起返回宜城的渡口
下面是对这首《菩萨蛮·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轻雷鹿鹿宫车转:描述宫车在轻雷中转动,仿佛轻盈地旋转。“鹿鹿”形容车辆移动的声音,给人一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2. 晚凉偷弄邠王管:傍晚时分,微风中传来了邠王的笛声。这里的“偷弄”表达了一种偷偷摸摸、不愿被打扰的感觉,而“邠王管”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声音。 3. 双甲小蠀蛦
注释: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桃花和柳树相连,仿佛是桃的根巧妙地与梅的根相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花坞之中花朵相互交织着,新花层层叠叠。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春天的消息如同珍贵的宝函一样,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渺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半张画轴上绣着细细的丝线,如同一个无尽的世界。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诗句释义 1 含桃着雨花如雪: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含桃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朵如同雪花一样美丽。 2. 井边吹落春云叶: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井边,风吹过,飘起了像云一样的叶子。 3.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中的场景,她的头上戴着装饰有鹦鹉的发饰,而她的头发只梳理了一半。 4. 裁衣翻样子: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前忙碌准备的情景,她在缝制衣服时不断翻看样纸。
【注释】栖:止息。乌啼:乌鸣,指乌鸦啼叫。复钥:锁门的铜环。玉炉:香炉,这里借指香火、香烟。人眠故未眠:诗人因思念情人而睡不着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女主人公在家时的生活情态。下阕写男主人公外出在外的思恋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恋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潘婆儿”等,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此词押平声韵。 (2)一春融暖无多日:春天的温暖天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融暖:温暖的意思; (3)愁花怨草都含泣:忧愁和怨恨的花朵、草地都好像在哭泣。花怨草:指花草;含泣:含着泪水,喻指因忧愁而悲伤; (4)烟雨解欺人:烟雨能遮蔽视线,使人看不见东西。解:解除,消除。欺人:欺骗
【注释】 ①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②领略:领会。 ③赚人:使人。 ④吹得客愁浓:指东风吹得我思乡的愁绪更加浓重。 ⑤东风又别侬:意思是说,你和春风一起走了。 ⑥眉痕春未泄:意思是说我的愁苦还没有完全泄露出来,还藏在脸上。 ⑦落花:这里指春天将要结束的花。 ⑧怜惜:爱护、怜爱。 【赏析】 这首词是写离情别绪。上片以景语起,“年来领略东风意”,是说自从离家以来,对东风的感触特别多
诗句如下: 屏山莺劝寻春驾,窥窗绮日眉初画。 注释:屏风上的山鸟在劝诱人们寻找春天的到来,透过窗户看到阳光明媚,美人的眉毛刚刚画过。 译文:屏风上的山鸟在劝诱人们寻找春天的到来,透过窗户看到阳光明媚,美人的眉毛刚刚画过。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通过屏风山鸟和阳光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通过美人眉毛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蕊黄色的花朵如同被露珠沾湿一般,秋天的气息从心底透出。 燕子支(燕子)般的细枝上点点雨珠点缀,仿佛给梢头抹上了胭脂。 厌鬓一枝鲜(厌倦),花红月又圆(月圆如盘)。 携来香满袖(带着香气满身),昼静微吟候(在静静的黄昏中等待)。 白发自风流(自己的头发自然飘逸),好花长聚头(美好的花总是常在眼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对整首词作简要赏析;然后对诗句进行赏析。 【解答】 上片写“秋心”,点明时节是秋季。下片写“风韵”。 【答案】 此词为闺怨词。上片写秋天女子的打扮。下片写秋日之景和女子的心情。全词抒发了女子在深秋时节思念丈夫的愁苦之情
菩萨蛮六首 其一 社风正值中和节,故园天末无消息。 归梦柳丝丝,水乡春浅时。 年华愁易谢,又报春分也。 记得绮窗前,玉箫新燕天。 注释:社风即农历二月二日的东风。中和节是农历二月二日,所以称社风正值中和节。故园天末指故乡的天空。归梦柳丝丝指思乡的梦境,梦中看见柳树的枝条细长如丝。水乡春浅时指江南春天的水乡,因为春天来得晚,所以水边的风景显得有些凋零。年华愁易谢指青春易逝,容易衰老
【诗句释义】 湿了鸳鸯丝绣的绸缎,冷清的麝香在熏炉里燃烧。 一样的今宵,抛却了春花的繁盛,只剩下寂寞与思念。 分别后月圆几度?我不信天边还有团聚的地方。 占卜金钱,裁剪尺素,鹊语灯花,无凭无据。 五月江城,书信已到否? 我抱着头,拆开信封,一枕都是黄梅雨声。 【译文】 湿漉漉的鸳鸯丝织成的绸缎上,点燃的冷香在夜晚中弥漫。 今晚一样,我抛弃了春天的繁华,独自品味这孤独和相思。 离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