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远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三屿(即三座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寿陈府博:这是作者给陈府博的寿词,意为祝贺陈府博的长寿。 2. 三屿萦纡秀且奇:描述了三座山峰环绕、曲折优美且独特。 3. 苕华琢采妙工倕:苕华(一种植物)雕刻得精美,仿佛由神工巧匠雕琢而成。"苕华"指苕溪边的荷花,"琢采"形容其雕琢得非常精细,"工倕"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巧匠倕。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一片青莎没古槎 - 描述一片青苔覆盖在古老木船的底部,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时间的流逝。 2. 满弯流水浸琼沙 - 清澈的水流轻轻覆盖着河床的沙子,如同珍珠般闪耀,反映出水的透明和清洁。 3. 早梅先点腊前蕊 - 早开的梅花在冬季来临之前就已经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4. 败菊尚开秋后花 - 虽然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但这里的菊花仍然开放,展现了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郊祀庆成诗》,主要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一、首联:“宝历登三祀,觚坛类两仪。” - 注释: "宝历"指唐朝皇帝李忱的年号,“登”表示到达或完成的意思。这里的“三祀”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而“觚坛”则是一个古老的祭坛形状像方形。 - 赏析: 开篇点明了祭祀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即在宝历年间
诗句释义 1 “蜿虹绛彩垂霄路,白波渺渺散寒露。” 这两句描述了月亮的美丽景象。"蜿虹绛彩"描绘出月亮的柔美和色彩斑斓的光辉,"垂霄路"暗示了它高悬于天空中的样子。"白波渺渺散寒露"则是说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白色的波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2. “横空掷绮结飞梁,叆叇青云匝风御。” 描述了月亮与云层交织的景象,"横空掷绮结飞梁"比喻月亮如同织女一般,用丝线编织着美丽的图案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五言古诗,共四十二句。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1. 龙泉函气清,欧冶吐霞绮。干将堕龟文,莫邪潜漫理。 (龙泉)宝剑匣中发出清澈之气,(欧冶)铸剑大师挥动着炉火,(干将)的刀落在龟壳上,(莫邪)的剑在水里闪着光。 2. 藏锋金匣夜光芒,铜花玉晕相磨砥。雄雌一落东与西,相从不隔千山水。 藏在鞘中的宝剑夜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和理解。本题要求赏析“成命绎周诗”的妙处,首先抓住关键词“成命”“绎”,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成命绎”的妙处即可。 译文: 兢兢业业传承家风教,成就盛大事业保庆基。 天下万方严肃表正道,努力不懈功亏一篑戒勉己。 皇帝长寿与天齐北斗,北方边境安宁无战事。 臣下怀有美好报答心,受命于周礼乐颂声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此诗为五言律诗格式,注意押韵。 舟行(其一) 鸥鹭滩头帆卸雨,牛羊影外草生烟。 渔人撒网潮平晚,柳岸维舟取次眠。 译文: 鸥鸟和鹭鸶在滩头的船头歇下,卸下了帆篷,天空中飘来阵阵细雨。 牛羊的倒影出现在水草之外
蚕丝图利人,利成身已烹。 译文:织布机上,蚕吐丝成茧,然后茧破成丝,丝纺成布,人们用布来穿衣、蔽体,从而获利。但当人们为了私利而使用这些蚕丝时,最终也会因为自己的贪欲而被蚕丝所害,自己反而成为被烹煮的鱼肉。 注释:利成——获利;烹——烹煮;鱼肉——喻指被害。 蛛丝图网物,网成身益倾。 译文:蜘蛛网上结满了丝线,用来捕捉飞虫等小动物。当网捕到猎物后,就会越收越紧,最终把猎物压垮,使其无法逃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异兽 甬东有异兽,俗名讹曰歆。 其形类猴玃,或谓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哑小儿声。 满望乃谢去,不遂辄生嗔。 利爪捥人目,乌喙啄其身。 膏血尽且死,适意方欠伸。 行道足一迹,深山昼掩门。 众疑心是兽,何乃面如人。 不知椎剥吏,人面而兽心。 译文: 甬东有一种奇特的动物,人们常常误认为它叫做“歆”。这种动物的形状与猴子相似,有人认为它是老虎的精灵。它会追赶人来寻找食物
有感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我非烟霞徒,息养离世氛。 我非云水客,眼空观劫尘。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荣身。 善性自孟子,恶性由荀卿。 气质诚有驳,良心乃其纯。 荀卿言治气,孟子言养心。 治如治稊稗,恶去善自生。 养如养佳谷,善长恶亦亡。 善善而恶恶,孟荀同臭馨。 安用泥口耳,纷纷争异名。 寥寥数千载,尘迹汗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