奭良
诗句释义: 1. 矍铄翁豪,峥嵘郎秀: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饱满,志向高远。 2. 第一昭德椒聊: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3. 授几锦堂坳:在精美的锦缎上绘制图案。 4. 照彻鲤庭雍肃:形容庭院里的气氛严肃、庄重。 5. 龙绫纸、轻点冰胶:指画纸或纸张质地如冰般轻薄透明。 6. 春风拂,银花送喜:春天的微风轻轻吹过,带来好消息。 7. 珠树绕,翛然竹箭:形容树木繁茂,竹子挺拔。 8. 蔚若兰苕
【诗句释义】 1. 望若垂珠:形容女子的头发像珍珠一样美丽而下垂。 2. 粉滴玲珑:形容女子的肌肤像水滴一样晶莹剔透。 3. 粹白可嘉:纯粹、洁白的美,值得赞美。 4. 天然爱好:天生的喜爱。 5. 鸳针漫度:比喻女子用针线缝制衣服时的动作优雅。 6. 风流自赏:指女子对自己的美貌和气质感到自豪。 7. 蝉鬓微遮:像蝉翼一样轻薄的发髻,稍微遮盖住额头。 8. 翠珥虚香:形容女子佩戴着翠绿色的耳环
霜花腴题彭刚直公墨菊菊残叶谢,对雅吟、如逢老圃擎霜。花比人稀,影同云薄,高秋经露难当。坠英敛芒。忆昨时、曾染娇黄。趁斜曛、散步巡行,两三余梗似柔桑。 休恨此花开晚,只看花兴懒,易沁愁肠。寥落宜休,丰神都减,难同白恰寻芳。故园久荒。付暗蛩、竹瘦松凉。到篱边、重与盘桓,尚余清酒香。 译文: 菊花残了叶子凋零了,对着雅致的诗篇,仿佛又见到了那位老农夫在霜冻中挥动着双手。花儿比人稀少,影子和云朵一样轻薄
【注释】: 九十春光过半:九十,指农历九月。九、十、十一、十二月合称冬月,所以“春光过半”是指冬季将尽,春天即将到来。 廿四风光初暖:廿四,这里指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也就是春季开始的时候。 翠盆林立:翠绿的颜色,形容石榴花繁密的样子。 叶底仙榴苞绽:仙榴是神话中的仙果,比喻石榴花。 一簇红巾:红色的花朵像围巾一样簇拥着,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盛开的样子。 翻嫌燕子迟来:意思是说,花儿开放的时间比燕子还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题为《沁园春·剪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 皓月盈怀,放大光明,坦然不疑。正罗襟乍解,微闻芗泽,绫衫半御,嫩见柔荑。荡到肩齐,拊来手滑,目送笼烟白玉脂。 —— - 诗句解释:月亮高挂,洒下明亮的光芒,让人感到坦然和安心。刚解开衣襟,闻到了淡淡的香味,看到绫衫微微被风吹动,嫩嫩的手抚摸过。目光随着烟雾飘动,看到了如玉般白皙的脸颊。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选取作品中的意象、表现手法,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倾向,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赏析时一般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形象、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情感。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含义,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至人心共阳春似”,这一句写景,描写了张纪庭老友的心地与春天的相似。“星回寿昌明照”中“寿昌”“明照”点出地方,是江西寿昌。寿昌
【注释】 湘江:指湘水。湘水发源于湖南省,流经长沙、衡阳等地,在衡阳附近注入洞庭湖。湘江流域的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来有“潇湘八景”之说。静戊辰:作者的号。闰庵:作者的号。纪梦词:写梦中所见所感的词。玉笛声残:形容笛声悠扬,声音渐渐消逝。连隔浦:两岸相连,隔着江水。正悲秋、景光难驻:秋天来临,景物更显得凄凉。瞢腾(méng téng)一晌:迷迷糊糊地过了很长时间。喧阗(xuān tián)四作
【注释】 1. 六州歌头:词牌名。2. 南涧体:词调名。3. 沉思:深思。4. 事堪惊:指往事值得深思。5. 长卿病,嵇生性:指司马相如的病和嵇康的性情。6. 忒宁馨:太不称职。7. 总无成:始终没有成就。8. 孤负青灯影:辜负了点灯人的辛苦。9. 选人行:指被选为官员后的行为。10. 迁九鼎:比喻高官厚禄。11. 荐祢随朝觐:进献美酒以供朝廷祭祀。12. 乘鄣边亭:指在边疆上当差。13.
【注释】 ①瓠犀:美玉。粲然:明亮的样子。 ②想敲时眉绉:想象着敲击时的神态。移嗔鬟侍:形容女子梳妆打扮,眉眼含情。 ③媚视稿砧:形容女子娇媚地注视着砧石上的剪刀。 ④坚却能安:坚强而又能够保持镇定。刚偏不吐:指心性刚强,但又不会外露。 ⑤接近珠喉一往深:指与心爱的人亲密无间。餐霞未:比喻像朝霞一般美丽。漱石:洗刷石头,形容洗涤污垢。 ⑥含香鸡舌:口中发出芬芳如鸡舌的芳香。沉沉:形容香气浓郁。
诗句: 1. 发则何辜,忽而半髡,忽而尽倾。想盘龙挽结,频烦玉捥,堆雅梳掠,又费金茎。温镜如雪,并刀似水,直截青丝二尺赢。 注释:这几句描述了头发突然被剪短,先是半边剃光,接着全部剃光。想象着以前用盘绕的龙形发髻,多次使用玉簪整理,再用木梳梳理,还耗费了宝贵的金钱。镜子像雪一样明亮,刀刃如同流水一般锋利,直接切断了两尺长的黑发。 2. 而今后,学男儿拜跪,不用朝争。 注释: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