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注释】 “来不”句:指归期不定。 “儿曹”句:孩子们只依从妾身,即只听从妾的教导。 “还思”句:想回家乡,随同丈夫去宦游。 “应忆”句:回想在旅途中,对月长叹,饥饿而不得进食。 “欲别”句:离别时,再三叮嘱,不要违犯约定。 “临歧”句:在岔路口上,密约相别。 “那知”句;想不到有无穷的闲谈处,但说到离别时,话就少了。 【译文】 你来了又不同行,自己又回去了。 孩子都听你的教导。 想到远行
慈怀寄言盼儿归,十载闺思梦寐依。 养女休嗟道旁弃,随夫不怨室中饥。 西来宦辙年频徙,南望乡关日久违。 为说平安凭远报,长途犹恐信音稀。 注释: - 慈怀寄言盼儿归,十载闺思梦寐依。(寄托着深深的慈爱之情,期待孩子能早日归来,这十年来我一直在思念你,日夜都在想你) - 养女休嗟道旁弃,随夫不怨室中饥。(女儿不要因为被遗弃而在路边哭泣,丈夫也不要抱怨家里太穷,吃不到饭) - 西来宦辙年频徙
【注释】 天南征雁趁秋归:秋天,天之南飞去的雁群。 双燕犹看旧垒依:燕子还停留在原来的巢中。 自解多情怜妾病:自己知道是多情才来怜惜我生病。 谁将秀色疗君饥:是谁用美好的容颜治好你的饥饿呢? 行期畏卜心难别:怕被占卜出离别的时间而心中难舍。 离绪酣吟语皆违:离愁满怀,吟诵时都与平时不同。 夫婿浮云望边塞:丈夫像浮云一样远在边塞。 春回不忍问花稀:春天到来,不忍心向人打听花儿已经凋谢了。 【赏析】
【注释】 芳桂:即香桂,泛指桂花。清风:指清风拂面。尚拈彤管:犹言“还拿着毛笔”。温存:温暖,柔和。茂漪:指茂漪的《书》诗。拓本:指拓下来的书法作品。教临:指教、指点。淡墨痕:用淡墨勾勒出的字迹。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友人家中观览其弟茂漪《书》诗后,以同韵相和而写的。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茂漪《书》诗的喜爱之情。首句写自己不敢妄自菲薄地与桂花相比,因为桂花的香气远胜于自己的清香
【注释】 1.见说:听说。 2.赊:遥远。 3.天涯:指天边的道路,泛指遥远的距离。 4.分明:清楚明白。 5.郎前立:站在郎君的面前。此处“郎”指妻子。 6.不料:没有想到。 【译文】 听说关山别路很远,谁知一梦就到天涯。 明明站在丈夫面前,却没想到回来时月亮还没有斜。 【赏析】 此诗为闺怨诗,抒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梦中相见始,以梦醒归家收结,构思巧妙,情致缠绵
吟诗 相将韵事说咸酸,教赋新诗带笑看。 不道迎春多好句,口香吹出静如兰。 注释:我们相聚谈论着诗歌创作的趣味和乐趣,一起欣赏着新写的诗作并带着笑容。我没有想到迎接春天的诗句中有那么多优美的句子,就像口中散发出来的香气一样清新宜人
【诗句释义】 1. 罗襟湿未干:指衣服因为长时间被风吹而变得潮湿。 2. 又是凄凉雪:表示天气寒冷,下雪了,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3. 欲睡难成寐:形容因为心情烦乱或忧虑而不能入睡。 4. 音书绝:指没有收到家人的消息。 5. 窗前竹叶:窗外的竹子叶子在风中摇曳。 6. 凛凛狂风折:形容竹子叶子因为风大而弯曲。 7. 寒衣弱不胜:指冬天的衣服很薄,穿起来很不舒服。 8. 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浣溪沙》。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 1. 散步山前春草香。 散步:悠闲地漫步。春天,山前的草地上弥漫着清新的草香。 2. 朱阑绿水绕吟廊。 朱阑:红色的栏杆。绿水:清澈的河水。吟廊:有诗人雅意的走廊。这里指的是在河边的一座长廊。 3. 花枝惊堕绣衣裳。 花枝:指柳树等枝条。绣衣裳:形容花朵如锦绣般美丽。这里可能是指树枝上绽放的花朵,如同华丽的衣服一样吸引眼球。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背诵、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答。 “更漏子·秋”全词的意思是: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更漏子·秋”中关键词为:墨痕香,红蜡烛
君未能归妾忍归,幽怀好共话因依。 敢云儿女来时累,莫忘夫妻去日饥。 梦里思量还意合,行间言语与心违。 玉门关外寒威重,争奈春风到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