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初
【注释】 书白乐天 —— 写给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的序言。 浔阳夜泊送客船,船上谁人白乐天 —— 在浔阳江口送别客人时,看见船上有一位姓白的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坐闻一曲琵琶奏,青衫何用涕泗涟 —— 坐在江边听着那凄婉的琵琶演奏声,又何必伤心落泪呢?白居易曾作《琵琶行》,这里说他听到的是别人演奏的,而不是白居易自己的表演。 岂知通穷良有命,君子当之无怨焉,虚使歌行世上传 ——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心灵净化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1. 生生天地心 - 这里的“生生”指的是宇宙万物不断的生长和变化,而“天地心”则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核心。 2. 吾人秉其真 - “吾人”指的是人类,“秉”即持有、保持,“其真”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或真实状态。 3. 虚灵无一物 - “虚灵”形容一种清空无物的状态
心如谷种 人心像谷种,生生本无时。 虽然有生意,培养贵自知。 不耘诚为昧,揠苗良可悲。 戒病复有事,苗秀实可期。 译文 1. 人心就像种子一样,不断生长变化,没有固定的时刻。 2. 即使心中有想法和追求,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内心,知道如何去培养和成长。 3. 如果不亲自耕耘,那么内心的想法就会逐渐消逝,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4. 急于求成,就像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的农夫一样
注释: 忽尔闻莺语,语巧真如簧。突然听到黄鹂的鸣叫声,真是动听如同乐器。 呼童逐之去,不使鸣我傍。叫来小孩驱赶它,不让它在我身旁啼叫。 语巧是非乱,语拙道吾常。语言巧妙容易让人困惑,语言拙劣反而能表达真理。 守道由拙得,不仁为巧亡。坚持原则从拙到精,不仁爱则被巧言所害。 吾宁道吾拙,翻为巧者伤。宁愿说自己笨拙,也不愿被狡猾的人伤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美好自然之声时,如何保持自我
【注释】: - 旧为沙泥场,今为流水域。 - 这是第一句,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对比。 - 混混固有源,开导吾为德。 - 第二句,强调水是自然存在的事物,其流动是自然的规律,而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规律。 - 人心凝物欲,已有犹当克。 - 第三句,描述了人们在面对物欲时往往会产生执着的心态,即使已经拥有了也仍然想要得到更多。 - 已去心源澄,活泼自无塞。 - 第四句,强调当我们去除心中杂念
【注释】 抠衣上圣山:扣着衣衫登上圣山。抠,通“扣”。 徘徊:指在山上徘徊。 通:同上。 下视小区邑:向下看周围的小城镇。 高苍穹:“高天”和“苍穹”都是指天空。 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对小的地方我都自以为是高的,但面对高大的天地,我又不知如何下手。 浑浑道无极:大道无边无际。 求之不可穷:探求它却永无止境。 而欲穷其际:而想要穷尽它的边际。 际,边际。 亦曰执一中:也说执守中庸之道。
诗句释义 1 世道已趋末,人心觉更殊:描述社会风气已经堕落,人们的心变得更加不纯。 2. 逐逐在势利,权势竞吹嘘:人们追逐权力和利益,利用权势进行吹嘘。 3. 忠言翻为怨,成风在谄谀:正直的话被当作怨恨,谄媚之风盛行。 4. 谄谀势立至,势去还踌躇:谄媚之风随着势力的崛起而兴盛,势力衰退时则犹豫不决。 5. 小人夸得志,君子思归欤:小人炫耀自己得意,君子则思考是否应该回家。 6. 不忍同世浊
【注释】 松竹:指松树和竹子。 “青翠”:形容松柏苍翠挺拔。 “春来未见奇”:意思是春天到来时,松柏还不曾显出特别之处。 “丽红正是夭夭时”:意思是美丽的红花盛开时正是娇媚可爱的时候。 “霜寒十月花开尽”:意思是霜降之后,十月里花朵都凋谢了。 “只有松筠秀旧枝”:意思是只有松树、竹子依然保持着秀美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色。诗中以松柏为比,赞美它们在严冬来临之前就傲然屹立于风雪之中
闻杵 静夜无人语,何处送杵声。 译文: 寂静的夜晚没有说话声,哪里传来了送杵的声音? 米以杵而出,杵以多而精。 小事尚如此,况于吾性成。 所以古圣贤,寝食不遑宁。 注释: 闻杵:听到杵声。闻,听见;杵,舂米时用来捣碎谷物的工具,声音很大。 静夜无人语:寂静的夜晚没有说话声。静夜,安静的夜晚;无,没有;人语,人们的对话声。 何处送杵声:哪里传来了送杵的声音。何处,什么地方;送杵声,送来杵的声音。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词的写作特点。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诗词的格式,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对应的诗句、译文以及注释。最后是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正确把握诗意,并据此进行赏析。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 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自己因有感而发;第四句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