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初
【注释】 观春:春天的景色。万木:万物。春来花满枝: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树枝上布满了花朵。 忽来忽去:一会儿来,一会儿又去了,形容春天的花开花落很快。迭无时:没有固定的规律。指春天的花开花落没有固定的时间。 此中还有此中意:这其中有它独特的意思。此中:这里面。 说向傍人:向身边的人讲述。傍人:周围的人。 不知:不明白,不理解。 赏析: 《观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注释】 凿流塘:凿开流水以灌溉的池塘。二首:指作者创作的两首诗。逝者:这里指水。如斯:这样。伊谁:是谁,指流水。忒:过,超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门前凿流塘的描写和感慨。开头两句是说在门前凿开三口水塘,让它们不断有水流出来。后两句是说:流水不停地从塘中流出去,而逝去的又是谁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人的生命短暂而易逝的无奈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最后再逐联赏析诗句。本诗前两句写暮春时节河水暖和,春光明媚,诗人沐浴之后,悠闲自得地坐在江边的岩石上。第三、四句是说诗人乘凉弄风兴犹未尽,高歌一曲,太阳已落西山。“暮春”点明节候;“浴罢悠悠自坐矶”写出了诗人沐浴后的神态;“弄柳乘风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在江边乘风弄柳的情景
【解析】 本诗出自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中道说》,全诗如下: 圣贤自古执其中,允执此中万理通。 万理由是来心自得,心同方是理大同。 注释:“中”:指“中庸之道”。 “圣贤自古执其中”:自古以来,圣贤们都遵循中庸之道。 “允执此中万理通”:确实把握了中庸之道,万事道理都能贯通。 “万理由是来心自得”:一切原因都是自己得来的,因此内心才能感到满足。 “心同方是理大同”,心中与万物相一致
【注释】 漫兴:随意题写,即即兴之作。 独坐野塘前:独自坐在野外的池塘边。 自:自然。 游鱼自有天:游动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真意更须何处觅:真正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可以寻找到呢? 知音:彼此心灵相通的人。 从古在无弦:自古以来,就没有过没有琴弦的乐器。 【赏析】 此诗以“漫兴”为题,却并非随意而就,而是有所寄托。首句中一个“独”字,将诗人独自面对秋风,独立于野外池塘边的孤寂
【注释】 闲浴:悠闲地沐浴,指放松身心。 居:居住。 此身:自己。 濯(zhuó):浸湿。 心何如:心灵怎样。 欲:想要。 静中去:静下来。 定:平静。 由来:从来。 物自除:万物自然消除。 【赏析】 本诗写人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自我、陶冶性情,以期达到心灵的净化。 首句“沐浴”二字,点明题旨。“闲浴溪头”,描绘出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静自居”,写出了在这样环境里,作者心境之宁静,无拘无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琴歌》,其原文为: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与赏析如下: 第一句:月水中月影还是影,天上一真影万川。 - 翻译: The moon's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is just a mirror image; its true light shines across ten thousand rivers. -
【注释】 春归:春天回来了。周易:指《易经》(周文王、孔子所著)。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已经来了,枝头绿意盎然。我闭门高卧,日影斜长。每天阅读《易经》,门外的春景,我总是不知。 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易经》写得有情有义,富有生气和动感,使人读了仿佛看到那满树绿叶,听到那“日迟迟”的声音。而对门外春景的无知,又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热爱
【注释】 云:指世俗。物:指名利、地位等。分:分别,割裂。天君:天心或天理。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地位的淡泊之情,并强调只要心无杂念,便能超越物欲,达到自在的境界
注释: 数椽草阁构新成,四面苍松入户清。 霜雪须教长不改,后凋端与尔为盟。 译文: 几间草堂刚建成,四周苍松翠竹环绕。霜雪要让它永远不改变,我也要像这松树一样坚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建的草堂里,看到四周苍翠的松树和清新的空气而感到欣慰的情景。诗中的“寒松”寓意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