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1. 本:指本来。2. 么凤:神话中的凤鸟,这里代指凤凰。3. 情种:男女相爱之情。4. 分付:交给、托付给。5. 谁共:与谁同享。6. 三十六天:天上共有三十六重天。7. 秋梦:比喻虚幻之梦。 【赏析】 词的上片写“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不愿住人间”,是说凤凰不愿意住在人世间。“分付药炉烟送”是说它愿意被烧成灰烬,化为烟雾飞到天上的药炉里去。 下片写“谁共”。前两句是说
【注释】 ①如梦令·春闺:这是一首咏叹闺中女子春日情思的词。“堪恋”意为值得留恋,即值得珍惜。“妒杀”意同“嫉妒得要死”,形容女子因男子而心烦。“卷珠帘”意为把帘子卷起。“人倦”指女子因思念而疲惫不堪。“无数落花庭院”意为庭院里落满了无数的花瓣。 【赏析】 本词是作者描写一位闺中少妇春日情怀的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春”字为中心,将闺中少妇春日的所见、所感、所想一一展现出来
注释: 鱼鳞在水面上飘散着香气,像千点一样。燕子尾巴像被风吹断的烟雾一样,一剪般地飘散。已经从墙外飞来,又被轻风吹转。 赏析: 这首词写春景、写人,通过描写“鱼”与“燕尾”,把春天的活力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首句“鱼浪飘香千点”,以“鱼”为喻写出了春风扑面而来时所感受到的浓郁气息。“鱼”是水中之物,这里却把它写成有香气的东西。这两句诗,用“鱼”字作为比喻,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得栩栩如生。
【解析】 此词是咏春景,抒写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上阕写春日景色和春天到来时的心情变化;下阕写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全词以“梦”起兴,借春景抒发作者的惜花之心,构思新颖,别具一格,感情缠绵悱恻。 【答案】 ①“禁得几多僝僽”:经受了多少磨难。②“春色明朝还又”:春天来临了。③“待倩养花风,吹展玉人眉皱”:盼望着春风,把娇美的佳人眉毛吹展。④“生受”:受之不尽的享受。⑤“生受”:承受不了的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然后逐项进行分析和解释。“皓月柳梢堪恋”,皓:白。皎洁的月亮映照在柳枝上。堪恋:值得依恋,令人依恋。“风散榴花片片”,榴花:指石榴花,也泛指各种鲜花。风中飘散着一地片片花瓣。此句意为:洁白如玉的月光洒满柳梢,让人忍不住去恋恋不舍。“总是一情痴,可惜流光如电”,总:常常;总是如此。情痴
昨夜晓窗寒甚。紫燕弄巢不定。何处觅东风,梦过月塘烟径。休问。休问。耽误梅花春病。 注释:昨夜晓窗外很寒冷。紫色的燕子在筑巢时总是来回飞动不安定。不知何处能等到春风来?我梦见自己走过那弯弯的月亮形池塘,走在一条烟雾弥漫的小路上。别管它吧。别管它吧。这耽误了我的春天生病的愁绪。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中对春天的期待和无奈的心情。首句“昨夜晓窗寒甚”点明时间和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考核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要联系上下文,从题目所给的注释提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抱病恹恹懒锈”意思是:我因病身体很虚弱,懒得起床去打扫;“怯怯腰肢如柳”意思是:我那柔弱的身体像柳树一样;“睡起卷珠帘,恰恰莺啼时候”意思是:我睡醒时轻轻拉开窗帘,正是莺儿啼声阵阵的时候。“声逗。声逗。唤得深闺人瘦”意思是:声音一响,唤醒了娇美的佳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根据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如梦令 · 春暮”要求学生翻译诗句,然后写出自己的理解。翻译时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如“无绪”可译为“没有情绪”“子规啼”是杜鹃鸟昼夜不停地鸣叫,古人常把这种叫声作为春天的使者,因此人们又把它叫“杜宇”“荼蘼”是锦葵科植物,叶子有长柄,花期5-6月
【注释】: 红杏枝头:指春天的桃花。 不定:不固定,变化无常。 轻暖:微风。 轻寒:和煦的春风吹拂,使天气略有些凉。 归期:回家的日子。 珠帘绣户:形容女子的住处十分精美华丽。 【赏析】: 此词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抒发了一位闺中少妇在春天里对丈夫迟迟未归而感到寂寞、失望的心情。全词语言优美,情致细腻,含蓄蕴藉,委婉动人。起首三句点出时令,以红杏之花比喻佳人之美,又借春社雨意喻少妇之愁
【注释】 樨:青绿色的花。栀子:一种花,白色。杂:多种颜色相间。便面:指女子的面庞。 娇黄争媚: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动人。合:都。晚妆:晚间的化妆。人髻:插在发髻上的首饰。凤钗(chāi):妇女的一种发饰。纤手:纤细的手。拈起:取起。 香细:花香浓郁。情味:情感和情趣。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闺怨的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黄昏时分卸妆、梳妆的情景,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