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尾上金钱:鱼鳞。 如许:这样多。终日开屏:整天张开鱼鳞。劳汝:烦你。 只为:只因为。雨来:雨水降临。 欲置珠毛无处:想要把鱼鳞放在何处。 合浦:今广东合浦县,为汉代南方的一个海港,有大量珍珠贝,因产珍珠而得名。高树:指高耸入云的树木。 【赏析】这首词是写鱼儿在雨中飞翔的情景。全词语言平实自然,生动传神,充满生活气息。作者巧妙地利用“鱼鳞”与“珠毛”、“飞去”与“合浦”的双关语
这首诗是宋朝词人姜夔的作品《如梦令·芸阁灯残人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芸阁灯残人静。 - 芸阁:指芸香阁,一个藏书之所,通常与文人墨客的雅集有关。 - 灯残:夜晚灯光已经熄灭。 - 人静:人声寂静,形容深夜时分。 2. 睡鸭香销灰冷。 - 睡鸭:指的是在水边或池塘中栖息的鸭子。 - 香销:香味消散。 - 灰冷:形容夜色已深,环境显得冷清。 3. 独坐不胜情,窗外月光千顷。
【注释】: 今日酒清花瘦:今天的酒清澈而花已经凋残瘦弱。 欲语无言时候:想要说话的时候却沉默无语。 恨重不禁愁:深深地恨意难以承受,无法忍受的忧愁。 亏煞菊花独秀:真是令人感到遗憾,只有菊花独自盛开。 迤逗。 迤逗。 也得玉盘长守:也像玉盘中的月亮一样永远地守护着。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对秋天的感怀之作。开头两句写自己与菊有缘,因爱菊而有感,又因感而赋词。“酒清”点出秋日之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春夜渔梦(壬午) 春夜渔人梦中,身在寒风凛冽的岸边。 洞中人家寂静而遥远,仿佛孤零零地矗立于天地之间。 好梦被一阵鸡犬声惊醒,它们的声音似乎来自天际。 醒来后,我不禁感叹:原来梦中的桃花红影,竟是如此美丽动人。 此诗以“如梦令”开篇,营造出一幅宁静、幽远的意境。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渔人春夜捕鱼时的场景。他在寒冷的风中,身披蓑衣,站在洞口边,眺望着远方的人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此题中,“俯仰朱门尴尬。牵引浑身狼狈。”的意思是:我俯首仰视,身在朱门却感到尴尬;全身被拉得东倒西歪。“何事曲长躬,气焰相熏无奈。”的意思是:为何要弯腰低头作态?那气势相熏的权贵令人无可奈何!“莫拜。莫拜。且避檐风吹壤。”的意思是:不要拜,不要拜,快躲避这檐头风将泥土吹到身上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岁暮容颜非旧。 - 注释:年尾,一年即将结束。容颜与过去不同了。 - 译文:岁月已到年末,我的脸和以前不一样了。 2. 食少形骸消瘦。 - 注释:饮食减少,身体消瘦。 - 译文:因为吃的东西少了,所以身材变瘦了。 3. 睡起不胜愁,频叫苍头斟酒。 - 注释:从梦中醒来,感到忧愁不已,不断叫仆人斟酒。 - 译文:从睡梦中醒来,感到无比的愁苦,不断让仆人斟满酒杯。 4
【注释】: 赤壁:指黄州赤壁。莺啼:黄州一带春天的气候适宜黄鹂鸣叫。岐镇:古地名,在今湖北鄂县东南。雨肥园韭:形容春雨使菜地肥沃,所以韭菜长得特别茂盛。忆别若为情:指思念离别之情。燕飞红瘦:形容燕子飞舞时红色的羽毛逐渐变淡,好像人消瘦了一样。谷雨清明时候:指清明节前后,正是春雨连绵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黄州所作。上阕写黄州的景色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词。词中描写了画中的兰裙子,以蝴蝶的飞舞和花风为衬托,写出了兰裙的颜色淡雅,用“生就”一词写出了兰裙的生动可爱。 【答案】 译文: 金缕水沉熏透。蛱蝶趁花风瘦。 整整复斜斜,淡墨妙于浓绣。 生就。生就。 摇曳一痕红皱。 赏析: 本词写兰裙。上片写兰裙之状,下片写兰裙之色。起句点明兰裙颜色,用“金缕”二字,说明兰裙是用金线制成的,而“水沉”则表明这金线是用水沉淀成的紫色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答题。具体来说,考生要把握诗的结构、内容、情感等,然后再将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起来,注意在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意。 参考译文:帘额落花风骤急,春天的思念懒洋洋像喝酒一样。长久地等待不回来,诉说相思如同旧事。能够忍受吗?
【解析】 本词上片写帘外游丝,昼静碧虚,翠雀啄破春痕。下片写谁见清泪洗面,暗寓思妇的哀怨。 “如梦令 其一 春昼”:这是一首闺怨词。“春昼”是词人所处的环境。词人以游丝、碧空、花阴、翠鹊等来描绘春昼的景象。游丝,即蛛丝,这里借指蜘蛛。“帘外游丝片片”,写的是帘外的游丝随风飘舞,如同一片片的蜘蛛网。“帘外游丝,昼静碧虚”,写的是春日里的游丝,在碧空之下自由飘荡。“昼静碧虚常卷”,写的是白天的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