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记:记得。摘:采摘。小园:庭院。瓜李:瓜果蔬菜。花底:花下。呆女:愚笨的女子。嫁痴牛:比喻女子嫁给了一个愚笨的人。良宵:美好的日子,指七夕节夜晚。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虚事:空事或无谓的事。 【赏析】 《如梦令·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词中描写了七夕佳节时,一个呆女子嫁给了一头牛的故事,表现了对封建迷信的批判以及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赞美。这首词语言浅显易懂
【注释】: 横塘答:即“斜照横塘”。 石桥:指石桥驿,在杭州西。 绿阴小舫:指小舟停泊在柳荫中。 湔衣:洗涤衣物。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春游杭州西湖时所作,是一首记游词。词的上片写词人重游故地,见到斜阳、芳草、翠竹和轻风,触发了对往事的回忆。下片写词人在西湖游览,看到花飞水面,联想到当年在此分手的情景,不禁独自在水上洗衣。全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
【注释】 乍见:刚刚看见。碧红:形容牡丹花的颜色,这里指初开的花朵。深红、浅红:都是形容花的红颜色。几处:几个地方。黄鹂:指黄莺。学啭:模仿鸣叫。良辰:好日子。怎奈:怎可奈何?萧条庭院:冷落荒凉的庭院。翠眉慵展:懒洋洋地舒展眉头。翠眉:青黑色的眉毛,借代年轻女子。 【译文】 刚见面那娇美的容颜, 初开几朵深红浅红的牡丹。 正是好时光,怎奈何这冷落的庭院! 难遣,难遣,难遣。 一觉醒来
诗句释义: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翁”“醉东风”“临江仙”等,为宋教坊曲,格律与唐教坊曲《水调宫》《白雪》相似。双调六十七字,上片四十九字,下片一百零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转一韵,有前后叠韵。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如梦令·春景》、秦观的《如梦令·春景》、苏轼的《如梦令·春景》等等。 这首诗是写柳絮被风吹动的情景。 译文: 碧空中飘荡着如细雪一样的柳絮。 又被东风吹得绽裂开来。
【解析】 此词为惜花之作。上片写白丁香的盛开,下片写庭中桂花的凋零。全词抒发了作者因白丁香的开谢引起的对生命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密蕊临风香细”一句,写白丁香花密蕊繁,芳香扑鼻,迎风而放。“艳雪几枝分缀”,写白丁香的花枝繁多,犹如白雪覆盖,点缀着小院,十分美丽。“占断小园秋霁”一句,写白丁香在秋风过后的小园里独占了秋天的美。“庭际。庭际。”两句写庭中桂花的凋零。“妒杀一丛丹桂”
如梦令 答陶李 又见客巢新燕, 又见客巢新燕:燕子筑巢是春回大地的标志。 软语商量春院, 软语商量春院:燕子在春天的庭院里低声地交谈。 芍药放丰台, 芍药放丰台:芍药花盛开时放在丰台的园林里观赏。 深巷明朝买遍, 深巷明朝买遍:在深幽的小巷里将买到芍药的全部种类。 相念。 相念。 心比千丝万线:思念之情,如同千万条的丝线交织在一起
【注释】 才见:刚看到。 绿杨:嫩绿的柳树。飘絮:柳絮随风飘飞。 赪桐:红桐树。垂乳:结了花苞。 三十六鸳鸯:形容成对成双的鸳鸯。 藕花深处:指荷花丛中,即池塘中央。 怕晚来烟雨:担心傍晚时下雨。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之作。上片写初夏之景,下片写初夏之事。全诗语言清新,描写细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才见”二句,以拟人手法写垂柳、红花、绿叶等春色,又以轻风点染杨柳、红花、绿叶之飘飞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如梦令 腊梅 蝉翼黏霜初透。 别样风光中酒。 偏占玉奴先,一例暗香盈袖。 三九。 三九。 试过宫黄时候。 ``` 注释: - 如梦令: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 - 蝉翼黏霜初透:形容梅花如同蝉翼一般轻薄透明,刚刚沾上寒霜。 - 别样风光中酒:指在特别的景色下饮酒,这里的“风光”指的是梅花盛开的景象。 - 偏占玉奴先:梅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香气占据首位
【注释】: 真如:真的像。 苦寒天气:严寒的天气。 帘外雨和风,搅起一腔愁思:外面下着雨,刮着风,搅起我的满腹忧愁。 别有凄凉滋味:另有一种特别的凄凉滋味。 译文: 时光就像弹指一般飞逝, 又是寒冬腊月,冷得让人难以忍耐。 外面的风雨交加,吹动着窗帘, 搅起了我满心的忧伤和思念。 夜深了,我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心中满是凄凉的滋味。 赏析: 此词写冬夜的寂寞与哀愁
【注】夹竹桃:一种植物。 红雨绿云相近,劲节也含风韵。 夹竹桃的红色花絮随风飘落,绿色的枝叶也含着风韵。 打棹入仙源,难道主人休问? 驾船进入神仙居住的地方,难道有谁要问我吗? 谁信,谁信,崔护错来厮认。 谁能相信呢?我怎么会错认了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