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宗武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描写了他在冬天看到的雪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去年雪于腊,见睍迹已灭。 注释:去年的雪在农历腊月时就已经融化了,留下了淡淡的足迹。 译文:去年冬天的雪在农历腊月时就已经融化了,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雪景,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叹。 2. 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结。 注释:今年的冬天,天空像下了一场花一样,雪花再次变得洁白并凝结。 译文
和赵莲奥琴 岂无五尺桐,所贮徒百囊。 惟君匣中材,古韵涵混茫。 高山与流水,雅趣深可长。 古人宝清英,今君岂殊扬。 锵然出金石,振厉如歌商。 毋惜一运轸,冰雪置我肠。 注释:五尺桐,指的是梧桐树,这里用来形容琴声悠扬动听,如同梧桐的音韵。百囊,指装满了许多琴音。惟君匣中材,意指您就像一把好琴,蕴藏着丰富的音乐才华。古韵涵混茫,形容您的音乐韵味深沉而广博。高山与流水,比喻高雅的音乐。雅趣深可长
诗句翻译: 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 古松树繁茂而秀美,让人赞叹不已。 封植难计年,龙鸾相错纠。 古松的栽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难以计算年份。 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 清风吹拂着大地,使得洞庭湖的雅乐声声入耳。 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 古松被保护得像珍珠宝石一样珍贵,希望它能长久地存在。 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 为什么要用斧头砍伐它,难道山上的树木会自己受到伤害吗? 众咻谓宜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他在唐村坟山扫松时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岁至冬至,我来到唐村坟山,扫松之际,思绪万千。 回忆起初入山中,正值夏末初秋之时。 山谷间的鸟儿正欢快地鸣叫,芬芳的气息更加妩媚动人。 山上生长着一片青青的交道杉树,茂密而高大,相互倚靠。 谁曾在这里叱咤风云,如同草一样被割除? 使得墓间常常怀有斧斤之耻。 只剩下盘涧中的那棵松树
【注释】 冬留紫芝庵即事:冬天留在紫芝庵作诗,即景题咏。紫芝庵: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座寺庙。适莽苍:意谓来到荒凉的地方。莽苍:草木茂盛而未开垦的样子。阒寂:寂静无声。系舟山下路:在山脚系住船。窈窕:指山势曲折高峻。松关:指山中的松林关。一榻寄僧居:把床铺让给僧人住。幽云生卧室:幽静的云气从卧室飘出。明朝过东山,千寻更矹硉:明天要去东山游玩,山间道路迂回曲折。千寻:形容山路很长。矹硉(zhì):弯曲
【注释】: ⑴严冱(hù):严寒。 ⑵木石冻欲折:树木和石头都被冻得像要折断一样。 ⑶乾坤清气发:天地间清冽的阳气升腾而出。 ⑷唾珠玉:口中吐唾沫,吐出如玉的珠子。 ⑸琐碎自天落:指天上的云彩落下,化为雨滴。 ⑹神功忽收敛:神仙们突然间收起了他们神奇的力量。 ⑺飘泛:飘浮不定的样子。动几格:惊动了几户人家。 ⑻老夫卷书坐:我卷起书来坐在窗下看书。 ⑼灯焰耿明灭:灯火闪烁着,时亮时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次岁雪后作》之一。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伊耆令将行,玄冥车载辖。 2. 玉律岁肇新,一白至再白。 3. 三冬望上瑞,犹喜在穷腊。 4. 霅然冲气布,潜可弭凶扎。 5. 积之近盈尺,岂但宜黍麦。 6. 化工尤善幻,散集总奇特。 7. 飞扬漫天来,龙凤相摆掷。 8. 万殊无两色,大地总明洁。 9. 初疑散花女,空中碎裂帛。 10. 俄成古佛居,移下烂银阙。 11.
【注释】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再次创作,和乐府诗《后出塞》的韵调。易(yì),乐府诗名。 庭:庭院中。 欹枕听鸣雨:斜靠在枕头上聆听下雨的声音。欹(qī)倚。 悽然百感生:凄然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愁绪未易数:愁绪难以诉说。 干旌:古代的一种旗帜,这里指代旌旗。 素丝组:白色的丝带。 白屋夫:老百姓,这里指贫苦的士人。 七十公:年已七十岁的老人。 可免差科苦:可以免除赋税劳役的苦难。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北山值雪偶成 艮象涵万有,佳趣备四时。 此行属寒冱,喜遇腊雪飞。 琤琤初集霰,粲粲纷葳蕤。 奔腾渐成阵,势作龙凤驰。 森森千碧林,缘饰如珠玑。 旋观压层岭,烂若银成围。 一天散和气,万境凝清辉。 飞扬到朽壤,臭腐为神奇。 问山何幻怪,顷刻颜面非。 苍苍改正色,皓皓浮须眉。 我来逢此瑞
这是一首描写雪的诗句,通过对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译文: 在冬天的山林中,我遇到了一场大雪,它像冯夷一样工巧地剪裁着水流,却不愿意施展开它那神奇的力量。不久,夜未半时,雪花纷飞,覆盖了大地,草间堆满了晶莹如玉的枝干。顷刻之间,雪便弥漫了四周,高高地耸立着,浩大无边,仿佛没有留下一点肌肤的痕迹。寒林远映带,与雪的色彩相交错。天工展现其巨大的巧思,创造出这一片美丽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