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鍊
诗句: ``` 丹心恋主岁华惊,镜里飘飖白发生。 谁为画成忧国恨,关西一片月长明。 ``` 译文: 我忠诚地为国家而战岁月已过,但容颜却因年老而憔悴。谁能画出我的忧国之心?关西的月色依然明亮如初。 注释: 1. 丹心恋主岁华惊:“丹心”指的是忠诚的心,“恋主”表示对主人(国家)的忠心耿耿。这里的“岁华”是指时间的流逝,“惊”是惊讶、感叹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忠诚于国家而感到时间过得飞快
【注释】 1. 赋得: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题目,要求考生以赋的形式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2. 神武:指刘邦的英勇无敌。 3. 沛中兴:指刘邦在沛县建立汉朝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4. 大沛风云欲上蒸:形容当时的局势如同蒸气般翻滚激荡。 5. 剑发赤精萧相举:指萧何(汉高祖的谋士)手持宝剑,指挥着军队。 6. 书留黄石子房升:指张良(刘邦的谋士)将兵书传给刘邦,使他得以成就大业。 【赏析】
【注释】 高伯函:唐代诗人。 刀州:今云南安宁市,作者曾为官于此。 十年强:意指梦醒后的十年光阴荏苒。 天涯:此处形容远隔万里的家乡。 更欲断人肠:意思是更加令人心碎。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昆明时所作。首句“忆高伯函”即追忆与高适(字伯函)的友情。高适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登进士第,授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归家,与杜甫相过从。这首诗就是写他们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直叙当日离别情景
注释:你离去时,我在京城中遇见了你。我因为离家辛苦,两鬓已经斑白。在梦中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迁客,仍然带着封好的书信进入凤凰城。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君去逢人,道余辛苦。二句写梦寐之中,不觉成为迁客。三句写自己依然抱着封书入京。全诗表现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惜别之情,语言平易自然,情真意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回归教材,抓住重点诗句进行赏析。“老亲垂白发”,意思是:白发的老人家在堂上。“泪斑衣”,意思是:泪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服。“何人解道山河险”,意思是:谁能理解山河的险峻呢?“梦里犹能夜夜归”,“梦里犹能”是说即使梦中也能回到故乡;“夜夜”是说每天、每夜。 【答案】 译文:堂上的老人头发白了
【注释】 1.金门:古代皇宫的正门,这里指代京城。2.蔡济川:人名,此处为借代之词。3.图赠:赠送画卷。4.济川:地名,今河南省济源市。5.毛延寿:古代著名的宫廷画工,因曾给汉武帝宠幸的卓文君画像,使她与丈夫张长君离异而闻名。6.娥眉错嫁人:比喻女子被选入后宫,与丈夫分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题金门候对图”,意思是说在京城大门上题写图画来作为留别的礼物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四谏》。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内涵。 第一句“轲书规不孝,斗狠有明条。”讲述了古时候有一个名为轲的人,他写了一份关于不孝的规劝书,告诫人们不要争斗和凶狠。这两句诗表达了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对于争斗和凶狠的警惕。 第二句“克让惟尧颂,温恭是舜谣。”则描述了古代圣贤们的行为准则。他们都是能够克制自己欲望,谦让他人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温和和恭敬
【注释】 1. 石如悬磬:指山峰耸立,犹如悬挂在山腰的玉磬(一种古代乐器)。悬磬,即悬挂的钟磬。 2. 四边成:四周环绕着。 3. 泉似流珠:像流水一样晶莹剔透。 4. 万壑生:形容山谷间泉水众多。万壑,形容山多水多,壑指山谷。 5. 孙郎清啸:指晋代的孙登,以高洁闻名。 6. 凤皇声:凤凰的叫声。 【译文】 山峰耸立,如同悬挂的玉磬;四周环绕,泉水清澈透明。如果孙登在此吟诗
【注释】 忆于山人:怀念隐居在山中的隐士。山人:隐士的自称。知己难逢最易分,朝来一片岭头云。知己: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这里指作者与隐士的交情。最易:最容易。分:离别。朝来:早晨。岭头云:指山峰顶上的云雾。 虽然书札时常有,犹向衡阳忆雁群。 书札(zhá):书信。衡阳:今属湖南,为湘江上游的一座城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士的思念之情。首句点出“忆”,即怀念隐士
注释:云树和烟花隔着水面,仙人穿着羽衣坐在龙龛之上。 丹书昨天送到了斜阳里,正好在思念衡山的陆道庵。 赏析:诗人以云、树、水、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仙人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丹书的出现,使画面更加丰富,也让人对诗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衡山陆道庵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陆道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